鬲溪梅令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注释注释: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

白石词则不然 ,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

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更多

鹤冲天

朝代:作者: 杜安世 体裁:

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遥际。

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

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上片重点铺叙居住的环境和时序景致,也写出了环境中的人物。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点出人物在......更多

鹧鸪天 代人赋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注释: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

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 》,凡六十三首,占总数百分之十强,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无所不有。

恐怕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吧,所以“代人赋”......更多

鹧鸪天 以上强村丛书本用汪鱼亭藏钞庄靖先

朝代:作者: 李俊明 体裁:

丧乱O来少睡眠。

OOO榻又留连。

那堪又下潇潇雨,可柰无秋薄薄田。

OOO,O残年。

眼前戈戟尚森然。

得他真个风云手,不信人间有漏非汪藏钞本,乃别一钞本。

查汪藏钞本无最後鹧鸪天两首,惟古监张氏研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注释: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

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 》,......更多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注释①肥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南紫蓬山,东流经合肥入巢湖。

②种相思:种下相思之情。

③丹青:泛指画像。

④春未绿:本词作于正月,这时气候很冷,草未发芽,所以说春未绿。

⑤红莲:指灯笼。

欧阳修元夕词有「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之句。

评解作者曾几度客游合肥,并与一歌妓相爱。

当时......更多

鹧鸪天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小字缭绫写欲成。

印来眉黛绿分明。

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弹棋尽未平。

愁易积,梦频惊。

闲衾*卧觉霜清。

月明不放寒枝稳,夜夜乌啼彻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注释①肥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南紫蓬山,东流经合肥入巢湖。

②种相思:种下相思之情。

③丹青:泛指画像。

④春未绿:本词作于正月,这时气候很冷,草未发芽,......更多

鹧鸪天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袅袅香风响佩环。

广寒仙子跨青鸾。

谁教瑞世仪周国,天赋多才继小山。

铃阁静,画堂闲。

衮衣象服*团圆。

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得菖蒲驻玉小字缭绫写欲成。

印来眉黛绿分明。

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弹棋尽未平。

愁易积,梦频惊。

闲衾*卧觉霜清。

月明不放寒枝稳,夜夜乌啼彻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注释①肥水:源出安徽......更多

鹧鸪天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长恨箫声隔粉墙。

争教移住五云乡。

一溪春水关何事,流水桃花赚阮郎。

风搅梦,月侵床。

情缘消得海生桑。

鸳鸯不锁黄金殿,雌蝶雄蜂枉断袅袅香风响佩环。

广寒仙子跨青鸾。

谁教瑞世仪周国,天赋多才继小山。

铃阁静,画堂闲。

衮衣象服*团圆。

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得菖蒲驻玉小字缭绫写欲成。

印来眉黛绿分明。

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弹棋尽未平。

愁易积,梦频惊。

闲衾*卧觉霜清。

月明不放寒枝稳,夜夜乌啼彻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更多

鹧鸪天

朝代:作者: 周紫芝 体裁: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注释①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

②调:抚弄乐器。

③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

这句指拨去炉中之香灰。

④西楼:作者住处。

评解此词写梧桐秋雨引起的离愁别绪。

上片借景抒情。

残灯将尽,屏帏乍寒,夜雨梧桐,声声别离。

下片写当日的欢乐和今日的凄凉。

忆昔伤今,悲不自胜。

全词和婉细腻,意境清......更多

鹧鸪天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注释:何逊:南朝梁人,能诗,以爱梅闻......更多

4142434445 共4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