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西 朝代: 元 作者: 王哲 体裁: 词 向终南,成遭遇,做风狂。便游历、海上嘉祥。闲闲得得,任从词曲作诗章。自然神*,共交结、认正心香。真清静,唯清湛,还清彻,处清凉。赤青黑白又兼黄。五般彩色,近来围罩宝珠光。这回应许碧霄上,明趸锋摇,螳臂振,旧盟寒。恃洞庭、彭蠡狂澜。天兵小试,百蹄一饮楚江干。捷书飞上九重天。春满长安。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洗五州、妖气关山。已平全蜀,风行何用一泥丸。有人传喜,日边路、都护先还。词品卷五,误作......更多 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要离杀庆忌,壮夫......更多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朝代: 宋 作者: 陈普 鹡鴒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白书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从军行七首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玉门山嶂几千重,......更多 刘御史歌 朝代: 明 作者: 屠隆 丞相怒,烈士戍。骢马来,烈士灾。阴风萧萧神灵哭不止,黄沙荒荒烈士死。吁嗟乎!刘御史。辽阳天黑白日没,下有猰貐上有鹘,磨牙凿齿据其窟。山鬼不敢吊,河伯不敢出,妻子那及收骸骨。呜呼!噫嘻!何人杀孔融?何人杀臧洪?男儿出身报天子,俯首屈死蓬蒿中。云旗猎猎红满空,天兵下来冲烟虹,将军十道开宝弓。谁当迎御史,上帝特遗关龙逢。关龙逢,握公手。酿天河,挹北斗。拂公尘埃饮公酒,人间险巇天上否。游戏白玉堂,逍遥黄金......更多 劝农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其一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其二哲人伊何?时维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殖。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其三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其四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其五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更多 南浦 春水 朝代: 宋 作者: 王沂孙 体裁: 词 柳下碧粼粼,认麴尘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苹花怨。采香幽径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注释注释:王沂孙是一个特别善于状物的词人 。 在他的笔下 ,无论梅花 、春水、柳或落叶,都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柳下碧粼粼 ,认麴尘乍生,色嫩如染。”杨......更多 卜居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注释《楚辞》有《卜居》,公借以为题。按:顾注乾元二年十二月,公至成都。明年,上元元年,卜成都西郭浣花溪以居。公《题草堂》诗云“经营上元始”,是也。黄鹤、鲍钦止皆云:剑南节度使裴冕,为公卜成都草堂以居之。此说无据。裴若为公结庐,则诗题当特标裴冀公,而诗中亦不当以“主人卜林塘......更多 卷耳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1]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2]。我姑酌彼金櫑[3],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4]矣,我马瘏[5]矣。我仆痡[6]矣,云何吁矣!注释注释: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1]:同置陟:登高。[2]:虺隤:音灰颓,疲惫[3]:酒尊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兕觥:音四公,犀牛角制的大酒杯[4]: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5]:音途,疲......更多 古诗十九首 朝代: 汉 作者: 汉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注释注释: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六。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更多 12345 共5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