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 朝代: 宋 作者: 万俟咏 体裁: 词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更多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 朝代: 宋 作者: 周必大 修禊归来却踏青,临流谋野两关情。不如省事游春女,挑菜渚边看水生。注释原题: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二小诗约坐客同赋 上巳前一日与陈以可泛舟游伏龙山 朝代: 明 作者: 文徵明 新波得雨夜来添,淑景撩人意思恬。三月光阴须解惜,一村花柳漫相淹。踏青湖岸春衫薄,烧笋僧厨野饭甜。莫怪清游还蒲暮,人生四事苦难兼。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十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朝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令征古事欢生雅,客唤闲人兴任狂。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出处全唐诗:卷360-69 临江仙 朝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词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注释注释: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含蓄。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更多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朝代: 宋 作者: 司马光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 朝代: 明 作者: 文徵明 不教尘负踏青游,出郭聊为一笑谋。新水已堪浮艇子,好山无赖上眉头。风撩鬓影春衫薄,树罨溪阴翠幄稠。一坞桃花偏入意,江村桥畔小淹留。¤注释原题: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逅朱尧民钱孔周登天平饮白云亭次第得诗三首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十 偈颂八十五首 朝代: 宋 作者: 释妙伦 雨{上雨下酸}寒食,日醖清明。三三两两,呼唤踏青。禅家流无处著幽情,倒卓乌藤倚石屏,闲听岩前杜宇一声声。 夜行船 闻卖杏花 朝代: 宋 作者: 史达祖 体裁: 词 不翦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它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注释注释①过收灯:过了灯节。②潘郎:见前词《夜合花》注。评解本词因闻卖杏花而引起怀人之幽思。上片着意描绘杏花春景。初春季节,微雨轻寒,深巷无人,闻卖杏花。下片写故园之思,怀人之情。常记故园挑菜,忆他眉黛春山,鬓影裙腰。而今潘郎憔悴,往事不堪回首。全词生动而又细腻地......更多 宿普圆寺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赵企 芒鞋侵晓踏青霜,九里松阴引兴长。云雾浅深山变态,风烟舒卷水晶光。千岩寒月笼疏薄,一笛西风度渺茫。短艇不来人意懒,谁知搔首正相望。 12345 共3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