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乐乡县

朝代:作者: 陈子昂 体裁: 五律

故乡杳无际。

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

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

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

嗷嗷夜猿鸣。

注释陈子昂的诗,大多以素淡的笔墨抒写真情实感,质朴明朗,苍凉激越。

而这首五律,无论从结构的严谨或情韵的悠长上说,都在陈诗中别具一格,值得重视。

诗题中的乐乡县,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

从诗中所写情况看来,本篇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次”是停留的意思。

首联说,故乡早已在......更多

暮春即事

朝代:作者: 叶采 体裁: 七绝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释[注释](1)瓦雀:麻雀。

(2)周易:易经,儒家经典著作。

[译文]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

落到砚池中。

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暮江吟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类别:羁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注释: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②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七绝《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

约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

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这首诗从侧......更多

曲游春

朝代:作者: 周密 体裁:

禁苑东风外,颺暖丝情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漠漠香尘隔。

沸十里、乱弦丛笛。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

新烟凝碧。

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

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歌管酬寒食。

奈蝶怨、良宵岑寂。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注释:原序: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

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

故中山极击节余......更多

最高楼

朝代:作者: 程垓 体裁:

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

长记得、凭肩游。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

天易老,恨难酬。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注释注释:南宋词人程垓风流倜傥 ,他曾于一妓感情甚笃,不知为何竟分道扬镳,但程垓并未因时间的过去而减弱对该妓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就是作者描述了他们俩的爱情悲剧及其对心灵产生的创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更多

最高楼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花知否,花一似何郎。

又似沈东阳。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

著一阵、霎时间底雪。

更一个、缺些儿底月。

山下路,水边墙。

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

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月夜

朝代: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七绝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注解:1、阑干:纵横的意思。

韵译: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评析: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

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更多

月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注释:漉州:今陕西省富县。

简析: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

......更多

望夫石

朝代:作者: 刘禹锡 体裁: 七绝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释注释: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

这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行极为普遍。

此诗所指的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唐时属和州。

此诗题下原注“正对和州郡楼”,可见作于刘禹锡和州刺史任上。

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

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更多

望岳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注释:岱宗:即泰山。

《风俗通·山泽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

岱,始也;

宗,长也。

”齐鲁:在今山东省境内。

锺:聚集。

曾:同“层”。

眦:眼眶。

简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更多

5152535455 共12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