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九思 朝代: 明 作者: 邓氏 丁卯,王母归咸京,余母子从。经浔阳,兼彭泽,自郧、襄入秦岭而之长安。王母庚午仙矣。辛未,有先君子之变,夫子频欲以我南,弗能也。乙亥,驰函起居外王母李太夫人并张氏姑,遂思金陵之景,而成《九思》。《九思》者,效汉张平子《四愁诗》之作。故国之思既九年矣,寄之以九思,窃比于君子也。一思我所思兮在烈山,欲往从之阻汉关。层云高锁二陵寒,侧身南望涕汍澜。美人赠我落霞琴,何以报之黄缕金。路远莫致倚噤吟,朱湖松浪海......更多 三月三日诗 朝代: 魏晋 作者: 陆机 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六州歌头 朝代: 宋 作者: 贺铸 体裁: 词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衿豪踪。轻盖拥。聊飞鞚。斗城东。轰饮酒炉,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薄书从。鶡弁如云众。共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娇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注释注释:此词为一首自叙身世的长调。......更多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 以上牧庵集卷三十六 朝代: 元 作者: 姚燧 体裁: 词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看心胸。霁月光风。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男色昌宗。失昌丰。访平原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进吴侬。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流水溶溶。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更多 望天门山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更多 水调歌头 赠刘居士 朝代: 元 作者: 李道纯 体裁: 词 在俗心不俗,尘里不沾尘。处身中正,何妨闹市与山林。践履不偏不易,日用无争无执,只此是全真。方寸莫教昧,便是上乘人。采元精,炼元气,复元神。三元合一,自然鼎内大丹凝。更把玄风鼓动,天外迷云消散,慧月朗然明。叩我第一义,江上数峰青。妖娆厌红紫,来赏玉湖秋。亭亭水花凝*,万解冷香浮。初讶西风静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对更风流。翠涧宝钗滑,重整玉搔头。泛云腴,歌白雪,卷琼瓯。尊前共花倾倒,一醉洗闲愁。屈指秋光......更多 滁州西涧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韵译: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评析: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更多 满江红 朝代: 宋 作者: 岳飞 体裁: 词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释注释:这首词创作时代较“怒民冲冠”略早,写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绍兴三年(1133)十月,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南宋的襄阳......更多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朝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太行之雪春不消,黄河之月夜更饶。家风许清白,身世自超摇。离微器重,出没机调。光燄波澜俱满净,珊瑚林树涨高潮。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体裁: 七绝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创作背景]六十八岁的放翁,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里选了其中一首。 [内容评析]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更多 678910 共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