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一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绝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注释: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

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

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

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更多

灵隐偕肇法师共话,用见和韵

朝代: 现代 作者: 马一浮

陆亘南泉语未差,任移片石补庭花。

长教大士舒千臂,谁与如来共一家?

岩树苍凝霜后干,茶瓯绿泛雨前芽。

却怜坏殿灯檠鼠,孤负池塘月夜蛙。

点绛唇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昨夜寒梅,一枝雪里多风措。

幽香无数。

不与群花语。

最是凝情,月夜交光处。

谁为主。

待须折取。

羌管休轻举。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照镜曲

朝代:作者: 刘崧

蟠螭双衔锦带红,妆台刻玉秋玲珑。

彩云忽开紫鸾舞,明月夜堕香奁中。

美人妆罢房栊杳,鹦鹉呼寒帐中晓。

拍簇花迎笑靥开,低飞黛绿秋娥小。

满庭桃李各娇春,顾影含羞便恼人。

愁来独掩云屏宿,手持宝钗扣寒玉。

吴锦蜀粉暗消磨,泪满菱花奈别何。

不知昨夜愁深浅,但觉朝来华发多。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四

燕子楼诗三首

朝代:作者: 张仲素 体裁: 七绝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人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消已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注释注释:楼上残灯伴晓霜, 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 秋来只为一人长。

──白居易 这里讲的是张仲素和白居易两位诗人唱和的两......更多

独眠吟二首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

独眠客夜夜,可怜长寂寂。

就中今夜最愁人,凉月清风满床席。

出处全唐诗

玄潭古剑歌

朝代:作者: 苏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

欲观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翻沧波。

此时解后都城里,玉质珠辉那得比。

玄灵外护朱草茎,赤日天中涌湖水。

想当旌阳初铸成,橐籥元气驱六丁。

星象失光彩,白藏储精。

不然长才尺又半,如何照室影凌乱。

神光兔脱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

自从斩蛟江水中,浊世余子谁能庸?

长伴空山栖遁者,但见白昼风云从。

迩来阅岁未五十,两度江湖寄踪迹。

瑶台月夜听吹笙,金界晴空逐飞锡。

昔至燕京时太平,今留石......更多

玉树曲

朝代:作者: 王毂 体裁: 乐府

陈宫内宴明朝日,玉树新妆逞娇逸。

三阁霞明天上开,灵鼍振擂神仙出。

天花数朵风吹绽,对舞轻盈瑞香散。

金管红弦旖旎随,霓旌玉佩参差转。

璧月夜满楼风轻,莲舌泠泠词调新。

当行狎客尽持禄,直谏犯颜无一人。

歌舞未终乐未阕,晋王剑上粘腥血。

君臣犹在醉乡中,一面已无陈日月。

圣唐御宇三百祀,濮上桑间宜禁止。

请停此曲归正声,愿将雅乐调元气。

出处全唐诗:卷694-6

王昭君

朝代:作者: 张仲素 体裁: 乐府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注释〔题解〕这首诗称赞昭君出塞功不可没,充分肯定汉匈和亲,给双方带来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农牧业生产一片兴旺的景象,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

〔作者〕张仲素,约769-819年,唐代诗人。

字绘之。

河间(今属河北省)人。

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

擅长乐府诗,善写思......更多

琅琊道上

朝代:作者: 姚旅

鲁酒犹堪醉,琅琊奈可栖。

荒村花不笑,残日树含凄。

城郭黄沙外,人家古西墓。

唯余霜月夜,乌似白门啼。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七

9192939495 共129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