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四面云山

朝代:作者: 康熙 体裁: 五绝 类别:山水

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

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

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

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

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独坐敬亭山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更多

登鹳雀楼

朝代:作者: 王之涣 体裁: 五绝 类别:山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注解: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

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

“欲穷千里目,......更多

登鹳雀楼

朝代:作者: 畅当 体裁: 五绝 类别:山水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释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赏析这首诗的情感,主要应抓住“高出尘世间”这一句,诗人通过登高远望,......更多

鹿柴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五绝 类别:山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简析:首二句见辋川中花木幽深,静中寓动.后二名有一派天机,动中喻静.诗意深隽,非静观不能自得.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