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逍遥楼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七绝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注释注释:诗以起句“望乡关”确立主题。

颌句,诗人在若即若离之间回扣主题,言出心声。

桂林以北的衡山有回雁峰,传说雁南飞至此而止。

诗用此典,非仅典雅,使转句有所依附,且寓意深邃 出处全唐诗:卷53_45

相和歌辞·江南曲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乐府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

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

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出处全唐诗:卷19_6全唐诗:卷52_17

秋晚游普耀寺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律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

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

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

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出处全唐诗:卷52_26

称心寺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古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

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

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予金门客,何事沧洲畔。

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

人隐尚未弭,岁华岂兼玩。

东山桂枝芳,明发坐盈叹。

出处全唐诗:卷53_49

竞题壁,慨然成咏

朝代:作者: 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出处全唐诗:卷51_36

端州别袁侍郎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律

合浦途未极,端溪行暂临。

泪来空泣脸,愁至不知心。

客醉山月静,猿啼江树深。

明朝共分手,之子爱千金。

出处全唐诗:卷52_54

答田征君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绝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出处全唐诗:卷53_39

答田征君(一作敬答田征君游岩)

朝代:作者: 宋之问

家临清溪水,溪水绕盘石。

绿萝四面垂,褭褭百馀尺。

风泉度丝管,苔藓铺茵席。

传闻颍阳人,霞外漱灵液。

忽枉岩中翰,吟望朝复夕。

何当遂远游,物色候逋客。

出处全唐诗:卷51_16

经梧州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律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出处全唐诗:卷52_46全唐诗:卷160_133

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古

仲春辞国门,畏途横万里。

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吴汜。

严程无休隙,日夜涉风水。

昔闻垂堂言,将诫千金子。

问余何奇剥,迁窜极炎鄙。

揆己道德馀,幼闻虚白旨。

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

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

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

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

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

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

安位衅潜构,退耕祸犹起。

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

济济同时人,台庭鸣剑履。

愚以卑自卫,兀坐去沉滓。

迨兹理已极,窃位......更多

1112131415 共1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