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林山禅院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

岩中古井虽通海,窟里阴云不上天。

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我来可要归禅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出处全唐诗:卷651-30

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

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

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出处全唐诗:卷652-54

题悬溜岩隐者居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排

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

谷鸟暮蝉声四散,修篁灌木势交加。

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却用水荷苞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

惯缘嶮峭收松粉,常趁芳鲜掇茗芽。

池上树阴随浪动,窗前月影被巢遮。

坐云独酌杯盘湿,穿竹微吟路径斜。

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

出处全唐诗:卷653-9

题慈溪张丞壁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

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

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

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出处全唐诗:卷650-8

题故人废宅二首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闲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

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

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

精灵消散归寥廓,功业传留在志铭。

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出处全唐诗:卷651-50

题松江驿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出处全唐诗:卷652-62

题桐庐谢逸人(一作题庐峰谢山人)江居

朝代:作者: 方干

少小高眠无一事,五侯勋盛欲如何。

湖边倚杖寒吟苦,石上横琴夜醉多。

鸟自树梢随果落,人从窗外卸帆过。

由来朝市为真隐,可要栖身向薜萝?

出处全唐诗:卷650-32

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飞流便向砌边挂,片月影从窗外行。

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

出处全唐诗:卷652-55

题澄圣塔院上方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地灵直是饶风雨,杉桧老于云雨间。

只讶窗中常见海,方知砌下更多山。

远泉势曲犹须引,野果枝低可要攀。

若把重门谕玄寂,何妨善闭却无关。

出处全唐诗:卷652-11

题玉笥山强处士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绝

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

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出处全唐诗:卷653-21

2627282930 共3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