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高阳台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

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

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

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

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

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

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

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

注释注释:王沂孙此词似为王清惠词《满江红》而发。

德祐之难后,三宫为元兵虏而被北迁。

其中有一个叫王清惠的才女,在北宋时曾为都城的汴京附近的驿站的墙壁上......更多

庆清朝 榴花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

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

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

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

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

西风後,尚馀数点,还胜春浓。

注释注释:王沂孙的艺术风格特长在于咏物。

他借用前人诗句,略加点染,榴花风貌就历历在目。

把哀感也融入新鲜的审美感中 。

全词表意清楚 ,用古事和前人词诗,能消弥其于无痕,......更多

应天长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

寻芳地,来去熟。

尚彷佛、大堤南北。

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

东风曾共宿。

记小刻、近窗新竹。

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扫花游/扫地游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

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

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

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

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

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

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

怕凉声、又催秋暮。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扫花游/扫地游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小庭荫碧,遇骤雨疏风,剩红如扫。

翠交径小。

问攀条弄蕊,有谁重到。

谩说青青,比似花时更好。

怎知道。

*一别汉南,遗恨多少。

清昼人悄悄。

任密护帘寒,暗迷窗晓。

旧盟误了。

又新枝嫩子,总随春老。

渐隔相思,极目长亭路杳。

扰怀抱。

听蒙茸、数声啼鸟。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扫花游/扫地游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满庭嫩碧,渐密叶迷窗,乱枝交路。

断红甚处。

但匆匆换得,翠痕无数。

暗影沈沈,静锁清和院宇。

试凝伫。

怕一点旧香,犹在幽树。

浓阴知几许。

且拂簟清眠,引筇闲步。

杜郎老去。

算寻芳较晚,倦怀难赋。

纵胜花时,到了愁风怨雨。

短亭暮。

谩青青、怎遮春去。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摸鱼儿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洗芳林、夜来风雨。

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听取。

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

君行到处。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

休索吟春伴侣。

残花今已尘土。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

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

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摸鱼儿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

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

还又似。

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

吴中旧事。

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

年年轻误归计。

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

何况是。

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

沧浪梦里。

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馀恨渺烟水。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无闷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阴积龙荒,寒度雁门,西北高楼独倚。

怅短景无多,乱山如此。

欲唤飞琼起舞,怕搅碎、纷纷银河水。

冻云一片,藏花护玉,未教轻坠。

清致。

悄无似。

有照水一枝,已搀春意。

误几度凭栏,莫愁凝睇。

应是梨花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

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晋王大令保母帖

朝代:作者: 王沂孙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砖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12345 共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