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裴氏山庄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0_35

寄丘儒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

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

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

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

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

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

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

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出处全唐诗:卷571-42

寄元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

穷通合易交,自笑知何晚。

元君在荆楚,去日唯云远。

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

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上言少愁苦,下道加餐饭。

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岂是贪衣食?

感君心缱绻!

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

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

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

出处全唐诗

寄全椒山中道士

朝代: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注释: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

简析:诗人因郡斋严寒,而突然念及住在山中的友人(道士),当然比郡斋更加寒冷。

只是他的行踪,似空山落叶,无法寻访。

全诗写得情深意远。

注解:1、郡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2、白石:这里借喻全椒道......更多

寄同病者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沉疴。

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他。

年颜日枯槁,时命日蹉跎。

岂独我如此,圣贤无奈何。

回观亲旧中,举目尤可嗟。

或有终老者,沉贱如泥沙。

或有始壮者,飘忽如风花。

穷饿与夭促,不如我者多。

以此反自慰,常得心平和。

寄言同病者,回叹且为歌。

出处全唐诗

寄庾侍郎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

巉巉苍玉峰,矫矫青云翮。

是时岁云暮,淡薄烟景夕。

庭霜封石棱,池雪印鹤迹。

幽致竟谁别,闲静聊自适。

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出处全唐詩卷四百四十四

寄张十八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饥止一簟食,渴止一壶浆。

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

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

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张生,贫僻住延康。

慵中每相忆,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秋来未相见,应有新诗章。

早晚来同宿,天气转清凉。

出处全唐诗:卷429-40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朝代:作者: 王建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出处全唐诗:卷2......更多

寄江南兄弟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分散骨肉恋,趋驰名利牵。

一奔尘埃马,一泛风波船。

忽忆分手时,悯默秋风前。

别来朝复夕,积日成七年。

花落城中地,春深江上天。

登楼东南望,鸟灭烟苍然。

相去复几许?

道里近三千。

平地犹难见,况乃隔山川。

出处全唐诗

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朝代:作者: 顾况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山川重复出,心地暗相逢。

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

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

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出处全唐诗:卷266_32

3132333435 共44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