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

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

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注释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1)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2)。

称与诗人用(3),堪随礼寺斋(4)。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5)。

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5)。

校注: (1)鞋,笋壳鞋。

(2)陈注:「先叙土产。

」李怀民曰:「疏得珍重有致。

」(3)称,符称也。

(4)李怀民曰:「对法......更多

赠李司议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古

汉庭谁问投荒客,十载天南着白衣。

秋草茫茫恶谿路,岭头遥送北人稀。

出处全唐诗:卷386-54

赠梅处士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律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注释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1)。

讲易自传新注义(2),题诗不旧官名(3)。

近移马迹山前住(4),多向牛头寺里行(5)。

天子如今议封禅(6),应将束帛请先生(7)。

校注:(1)放旷,放逸旷达也。

陈注:「二句写处士。

」(2)按:此谓宣讲《易经》,见解独到。

(3)不......更多

赠箕山僧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

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

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

注释赠箕山僧(1)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2)。

蒲团借客坐,石甃人行(3)。

似鹤难知性(4),因山强号名。

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5)。

校注:(1)《四库全书本》亦录此诗。

箕山,李冬生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皆有箕山,此处似指河南登封县东南之箕山,相传尧时巢父、许由隐居于此。

......更多

赠阎少保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律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

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

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

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出处全唐诗:卷385-55

赠项斯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律

端坐吟诗忘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

门连野水风长到,驴放秋原夜不归。

日暖剩收新落叶,天寒更著旧生衣。

曲江亭上频频见,为爱鸬鹚雨里飞。

出处全唐诗:卷385-80

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

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峰去,胡儿听法来。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注释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1)远去见双节(2),因行上五台。

化楼侵晓出(3),雪路向春开(4)。

边寺连烽去(5),胡儿听法来(6)。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7)。

校注:(1)题目《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送颢法师往太原兼谒李司空。

」陈注:「《水经注》:『五台山,五峦巍然。

故谓之五台。

』《寰宇记》:『五......更多

送僧往金州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古

闻道谿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

事须觅取堪居处,若个溪头药最多。

出处全唐诗:卷386-47

送律师归婺州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古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证戒师。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出处全唐诗:卷386-44

送李评事游越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未习风尘事,初为吴越游。

露沾湖草晚,日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

西陵待潮处,知汝不胜愁。

注释送李评事游越(1)未习风尘事(2),初为吴越游。

露沾湖草湿,日照海山秋(3)。

梅市门何在(4),兰亭水尚流(5)。

西陵待潮处(6),知汝不胜愁。

校注:(1)陶证:「李评事,李檖。

诗重作刘长卿诗、又郎士元诗,题为〈送李檖之越〉。

」按:阮廷瑜教授曰:「考郎诗固有李檖二字,而刘诗各本仅言送人游越,无李檖二......更多

414243 共4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