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朝代:作者: 韩愈 体裁: 杂言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

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

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

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

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只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更多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杂言

心惆怅,望龙山。

云之际,鸟独还。

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龙山高,谁能践。

灵原中,苍翠晚。

岚烟瀑水如向人,终日迢迢空在眼。

中有一人披霓裳,诵经山顶飧琼浆。

空林闲坐独焚香,真官列侍俨成行。

朝入青霄礼玉堂,夜扫白云眠石床。

桃花洞里居人满,桂树山中住日长,龙山高高遥相望。

出处全唐诗:卷151_90

渡江秋怨二首

朝代:作者: 权德舆 体裁: 杂言

秋江平,秋月明,孤舟独夜万里情。

万里情,相思远,人不见兮泪满眼。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

色如练,万里遍,我有所思兮不得见。

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出处全唐诗:卷328-7

灞陵行送别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杂言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

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

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

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灞陵”、“灞水”重迭......更多

示添丁

朝代:作者: 卢仝 体裁: 杂言

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

惭愧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

数日不食强强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

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

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

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

出处全唐诗:卷387-4

祈真坛

朝代:作者: 齐己 体裁: 杂言

玉瓮瑶坛二三级,学仙弟子参差入。

霓旌队仗下不下,松桧森森天露湿。

殿前寒气束香云,朝祈暮祷玄元君。

茫茫俗骨醉更昏,楼台十二遥昆仑。

昆仑纵广一万二千里,中有五色云霞五色水。

何当断欲便飞去,不要九转神丹换精髓。

出处全唐诗:卷847-15

秘诀歌

朝代:作者: 吕岩 体裁: 杂言

求之不见,来即不见。

不见不见,君之素面。

火里曾飞,水中亦见。

道路非遥,身心不恋。

又不知有返阴之龟,回阳之雁。

遇即遇真人,达即达其神。

一万二千甲子,这一壶流霞长春。

流霞流霞,本性一家。

饥餐日精,渴饮月华。

将甲子丁丑之岁,与君决破东门之大瓜。

出处全唐诗:卷859-6

秽迹赞

朝代:作者: 白玉蟾 体裁: 杂言

宝杵动时天地黑,鐶铃震处鬼神惊。

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慾天中现此身。

现此身,无边际。

太圆镜中点检看,个个三头并六臂。

红岩感怀四首

朝代:作者: 白玉蟾 体裁: 杂言

风悲兮花落,鸟哀哀兮水簌簌。

水寒兮石苍,幽人自感兮惸独。

古洞兮枯木。

经旷禅师院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杂言

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与语,金玉声利,泥弃唾委。

兀兀如顽云,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

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礼师问师楞伽月。

此时师握玉麈尾,报我却云非日月,一敲粉碎狂性歇。

庭松无韵冷撼骨,搔窗擦檐数枝雪。

迩来流浪于吴越,一片闲云空皎洁。

再来寻师已蝉蜕,薝卜枝枯醴泉竭。

水檀香火遗影在,甘露松枝月中折。

宝师往日真隐心,今日不能堕双血。

出处全......更多

41424344 共4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