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娇更迟。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破阵子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注释原序: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卢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勉之注释①作于淳熙五年(1178),时稼轩已在湖北转运副使任上。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稼轩的内兄。张南轩:张字南轩,抗金名将张浚之子,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辟宰卢溪:征聘(范南伯)为(辰......更多 破阵子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隔墙人笑声。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千载图中今古事,万石溪头长短亭。小塘风浪平。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祝英台近 晚春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注释注释①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分为两股,情人分别时,各执一股为纪念。宝钗分,即夫妇离别之意。②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③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江淹《别赋》:“送君南......更多 祝英台近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绿杨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百舌声中,唤起海棠睡。断肠几点愁红,蹄痕犹在,多应怨、夜来风雨。别情苦。马蹄踏遍长亭,归期又成误。帘卷青楼,回首在何处。画梁燕子双双,能言能语,不解说、相思一句。注释注释①本词恰似上篇《祝英台近》的姐妹篇。一代青楼女子立言,思客外游子;一代客外游子立言,念青楼旧侣。两词构思也极相仿,由此推知,前词必无寄托。上片写流水落花春去。起笔人在堤岸渡口,暗寓思归之意,以下伤春情怀......更多 祝英台近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生喧,怎做静中境。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注释原序:与客饮瓢泉,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余醉,未及答。或者以“蝉噪林逾静”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注释①大约作于......更多 移竹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注释注释①赵晋臣:赵不迂,字晋臣,是作者的朋友,官至敷文阁学士,故以敷文称之。②僝(chán)僽(zhòu):折磨的意思。③醇酎(zhòu):浓酒。------------------------①作期同上。赵晋臣:见前《......更多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在淳熙元年(1174)初春作的。当时叶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作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据《景定建康志 》叶衡于淳熙元年正月帅建康,二月即召赴行在,后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词里称“丞相 ”,是后来加上去的。作者此时三十五岁,归国已经有十二年了,岁月流逝但他的壮志未酬,登高登远,自然......更多 5152535455 共8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