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昭陵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

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

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

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注释朱注昭陵在醴泉,近泾阳,直京师之北。

《草堂诗笺》序于《北征》诗后,良是。

盖省家鄜州,道经此也。

黄鹤编在天宝五......更多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

朝代:作者: 杜甫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

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

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注释鹤注当是广德元年自梓州至盐亭时作。

公是年春夏客梓州,盐亭县在梓州东九十里,遂州与梓州为邻,蓬州则邻于阆州,而阆与梓又为邻也。

《杜臆》:遂州、蓬州同姓,而务以官地为号。

顾注《旧唐书》: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至德乾元间屡出家财以助军需,授州长史、王府谘议参军。

严武移西川,署为押衙。

德宗朝累官至同平章......更多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

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第二百三十四卷出处全唐诗:卷233_54

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朝代:作者: 杜甫

彝界荒山顶,蕃州积雪边。

筑城依白帝,转粟上青天。

蜀将分旗鼓,羌兵助井泉。

西戎背和好,杀气日相缠。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

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

风动将军幕,天寒使者裘。

漫山贼营垒,回首得无忧。

子弟犹深入,关城未解围。

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

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

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

注释鹤注此广德元年,松州被围时作。

卢注《图经》云:岷山巉绝崛立,捍阻羌夷,全蜀依为巨屏。

夷界荒山顶,蕃州积雪边①......更多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朝代:作者: 杜甫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陟阴岭沍。

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天寒鸟已归,月出人更静。

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

跻攀倦日短,语乐寄夜永。

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师京国旧,德业天机秉。

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

数奇谪关塞,道广......更多

西郊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

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注释鹤注题曰西郊,从西郊赴草堂也。

此当是上元元年冬作。

《易》:“自我西郊。

”时出碧鸡坊①,西郊向草堂②。

市桥官柳细③,江路野梅香④。

傍架齐书帙⑤,看题检药囊⑥。

无人觉来往⑦,疏懒意何长⑧。

(上四,西郊途次之景。

下四,草堂幽寂之况。

此诗大段,两截分界,然逐层叙述,却是逐句顺下,八句一气。

齐,谓整书使齐。

......更多

西阁二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

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

层轩俯江壁,要路亦高深。

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

功名不早立,衰病谢知音。

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

懒心似江水,日夜向沧洲。

不道含香贱,其如镊白休。

经过调碧柳,萧索倚朱楼。

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豪华看古往,服食寄冥搜。

诗尽人间兴,兼须入海求。

注释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

百鸟各相命①,孤云无自心②。

层轩俯江壁③要路亦高深④。

朱绂犹纱帽⑤,新诗近玉琴⑥。

......更多

西阁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释恍惚寒江暮①,透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②,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③无衣何处村④。

时危关百虑⑤,盗贼尔犹存。

(上四夜景,下四感时。

首联,(,) 初夜景色,就江上言。

次联,夜中闻见,就山上言。

击柝无衣,皆离乱所致,故有盗贼之慨。

黄注夕阳渐隐,故曰恍惚。

白雾横拖,故曰透迤。

有一“虚”字,方见“落”字之妙。

......更多

西阁雨望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

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注释此下五章,皆属大历元年。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

径添沙面出,湍减石稜生①。

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②。

滂沱朱槛湿③,万虑倚檐楹④。

(首二,西阁雨凉。

中四,皆阁中望景。

三四言水,五六言山,未则对雨而寄慨也。

汲径添长,而出于沙面。

湍水减杀,而石稜微露。

此时秋水方落,细雨甚微,故不至涨沙而激湍也。

湍减石稜生......更多

覃山人隐居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出处全唐诗:卷231_40

8182838485 共11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