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寺(归越作)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化城高处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轻阴。

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二日雨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昨朝阴雾埋元日,向晓寒云迸雨声。

莫道人为无感召,从来天意亦分明。

安危他日须周勃,痛哭当年笑贾生。

坐对残灯愁彻夜,静听晨鼓报新晴。

忆龙泉山(京师作)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丰城阻风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句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

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

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

¤

谒伏波庙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

重游开元寺戏题壁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泛海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

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xī)下天风。

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

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xī)下天风。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

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

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

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

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

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

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三山晚眺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九华山下夜泊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代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匡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101102103104105 共54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