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戍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秋月出中天。

远近无偏异。

共照一光辉。

各怀离别思。

觉意诗赐江革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唯当勤精进。

自强行胜修。

岂可作底突。

如彼必死囚。

戏题刘孺手板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张率东南美。

刘孺洛阳才。

揽笔便应就。

何事久迟回。

送始安王方略入关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如何吾幼子。

胜衣已别离。

十日无由宴。

千里送远垂。

清暑殿効柏梁体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居中负扆寄缨{糹叐}。

言惭辐凑政无术至德无垠愧违弼。

燮赞京河岂微物。

窃侍两宫惭枢密。

清通简要臣岂汩。

出入帷扆滥荣秩。

复道龙楼歌楙实。

空班独坐惭羊质。

嗣以书记臣敢匹。

谬参和鼎讲画一。

鼎味参和臣多匮。

玉树后庭花

作者: 陈叔宝 朝代: 南北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

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春日丽景都失去了颜色。

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花儿从开放时的争奇斗艳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暂的时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时候一切又都归于了平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

对:相对,对面。

这里指高阁前有芳林花草。

倾城:使城池倾倒,形容女子貌美。

映户凝娇乍(zhà)不进,出帷(wéi)含态笑相迎。

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

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春日丽景都失去了颜色。

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

乍:开始,起初。

帷:帷帐,帷幄。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

玉树:玉树的树冠挺拔秀丽,茎叶碧绿,顶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致。

流光: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花儿从开放时的争奇斗艳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暂的时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时候一切又都归于了平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美人的美丽。

华丽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园,没人居住的高阁就在这殿宇的对面,在花丛的环绕之中。

美人生来就美丽,再经刻意妆点,姿色更加艳丽无比。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写美人们应召见驾时的情态,仪态万千,风情万种。

无论是应召时的“乍不进”,还是接驾时的“笑相迎”,都讨得后主的无比欢欣。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诗的结尾处与开头相呼应,重点描绘了宫中美人的“倾国倾城之貌”,也成了陈后主留恋后宫,贪恋美人的最好注脚。

  诗歌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着意于从侧面、动态的角度去描写,力求舍形而求神,诗中所用的“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传神;

二是全诗结构紧凑,回环照应,景与人相互映衬,意象美不胜收。

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宫体诗的最高水平。

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陈后主虽然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诗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渡青草湖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诗人在开端两句即点明渡湖季节,以“满”字和“平”字勾勒出湖泊春水潋滟的全景。“沅水”以下四句不仅描写洞庭湖的水势,更糅入了与之相关的动人传说,使得诗的意蕴更加丰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沅水是湖南西部的一条江流,入洞庭,桃源县在其左岸。“桃花色”三字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篇有“采芳洲兮杜若”、“搴汀洲兮杜若”之句。因此“杜若香”使人想起蛾皇、女英溺于湘水的传说及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人;“茅山”即句曲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而巫峡则留有巫山神女的传说。因此此四句诗不仅写出自然风物,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迷奇神幻的色彩。“带天”四句写洞庭湖的幽远之景:一叶扁舟,数只飞鸟,飞鸟越湖力怯,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之上,烟波浩渺的湖面,宽不可测,遥不可及,相形之下,大者愈见其大,小者愈见其小。于是诗人很自然地发出因旅途劳顿、世途艰险的感慨:“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这首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交错,色调明快,笔墨酣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晚出新亭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参考资料: 1、 韦凤娟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368-1369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离悲:离别的悲愁。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盖:车盖。此处指退潮时的波浪。云昏:指云雾迷漫。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而显现不出山峰的形状。 远戍(shù)唯闻鼓,寒山但见松。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戍:防军驻守处。古时兵营中以鼓角纪时,日出日落的时候都击鼓。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jù)有踪。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讵:怎,岂,难道。 参考资料: 1、 韦凤娟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368-1369

广陵岸送北使诗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行人引去节。

送客{舟羲}归舻。

即是观涛处。

仍为郊赠衢。

汀洲浪已息。

邗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马。

樯啭向风乌。

海上春云杂。

天际晚帆孤。

离舟对零雨。

别渚望飞凫。

定知能下泪。

非但一杨朱。

111112113114115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