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二首 文翻注赏
天马歌 文翻注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更多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
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
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它腾迈昆仑,飞越西极,四蹄生风,从不失足。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鸡鸣时它还在燕地刷毛理鬃,到傍晚时它已在越地悠闲地吃草了。
其神行之速真如电闪一般,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天马呼啸着驰骋而过,就像是飞龙一样窈矫。
它目如明星,膀如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尾如流星,首如渴鸟,口喷红光,汗流如血。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它曾与宫中的御马一道在天街上奔驰,羁金络月,光照皇都。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豪逸之气,凌迈九州。
此时天马的身价,就是堆积如山的白壁,也难抵其值。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那些所谓的名马,什么紫燕之类,跟它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但是时过境迁,好景不长。
如今的天马,虽然依日顾恋天子的车驾。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它奔跑起来依然能驰骋万望,耸跃浮云,英姿不减当年,但却适望天门,脚因而不得进了。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遇不到寒风子这样的识马者,谁还认得逸景这样的名马呢?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想当年,曾经驾着穆天子的车驾,穿过白云,迈越丘山,前往西天与西王母相会,是何等的神气得意啊。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但如今却驾着盐车向着高峻的山坡上苦苦挣扎,盐车倒行下滑而力尽途中,天色已晚。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对天马此种不幸之遭遇,只有伯乐才会中适停车为之抚慰悲叹,少尽其力而老被遗弃。
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多么想能够遇到像田子方这样的仁人啊,只有他才会对老马的命运为之悲慨和同情。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虽然昆仑玉山之上有仙禾,可是,却难以疗救如今落傀天马之苦饥啊。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五月的严霜摧凋了桂枝,天马伏枥含冤无草可食。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诸君有哪位可怜这匹年老的天马,请您赎献给穆天子,它虽不能出力拉车了。
但在瑶池上作一匹弄影的舞马,总还是可以的吧!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词典 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 ,2009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6-80 .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天马:即大宛马。
《史记·大宛列传》:“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
得乌孙马,名曰‘天马’。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
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
” 月支窟:月支,一作月氏,西域古国名。
先在甘肃敦煌祁连之间,后被勾奴所逐,迁于今阿富汗东北。
《史记·大宛列传》:“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沩水北。
……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
遂居沩水北,为王庭。
”《正义》:“万震《南州志》云:(大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地高燥而远。
国王称天子,国中骑乘常数十万匹,城郭宫殿与大秦国同。
人民赤白色,便习弓马。
土地所出及奇伟珍物,被服鲜好,天竺不及也。
”康泰《外国传》云:“外国谓天下有三象:中国为人象,大秦为宝象,月支为马象。
”月支窟,当指所传生天马的湖边。
一说是指敦煌附近的渥洼水。
虎文:马毛色似虎脊文。
《汉书·礼乐志》:“《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
”应劭曰:“马毛色如虎脊者多两也。
”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绿发:指马鬃、马额上毛。
兰筋:马额上筋名。
《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整兰筋。
”李善注:“《相马经》云:一筋从玄中出,谓之兰筋。
玄中者,目上陷如井字。
兰筋树者千里。
吕向注:“兰筋,马筋节坚者,千里足也。
” 权奇者:奇异非常。
汉《天马歌》:“志倜傥,精权奇。
”王先谦《汉书补注》:“权奇、奇谲非常之意。
” 灭没:谓无影无声。
《列于·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洱辙。
”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西极:极西之地。
汉《天马歌》:“天马俫,从西极。
涉流沙,九夷服。
”四足无一蹶:谓奔跑如风,绝无一失。
蹶,失蹄也。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鸡鸣”句:此句是说,早晨还在燕地刷洗鬃毛,晚间已经到了越地吃草科了。
形容马速极快。
晡,傍晚。
秣,草料,此处作喂马讲。
杜预曰:以粟饭马曰秣。
《文选》颜延年《赭出马赋》:“日刷幽燕,昼秣荆越。
”“神行”句:此句谓马行速度之快,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连影子还没看清楚,马就奔过去了。
电迈,疾速行进。
电,喻快速。
迈,前进,行进。
恍惚:瞬间,极短的时间。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飞龙:指骏马。
《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序》:“马以龙名。
”辛善注:“《凋礼》曰:凡马八尺以上称龙。
”目明长庚:眼像长庚星一洋明亮。
长庚,星名,又名启明、太白星,即金星。
以金星运行轨道所处方位不同而有长庚启明之别: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
《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于太白。
”《索引》:“《韩诗外传》:‘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
’” 臆双凫:马的前胸像一对鸭子。
臆,胸脯。
凫,野鸭。
《齐民要术》卷六:“马胸欲直而出,凫间鹆并,望之如双凫。
”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流星:指慧星。
渴乌:水车上灌水用的竹筒。
《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让传》:“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
”李贤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
渴乌,为曲简,以引水上也。
”此句意,王琦所注云:“此言马尾流转,有似奔星,马首昂娇,状类渴乌。
即如慧如鹰之意。
”口喷红光:《齐民要术》卷六:“相马,……口中色欲得红白如火光为善材,多气,良且寿。
” 汗沟朱:马前腿胛处沉汗如血。
汗沟:马前腿和胸腹相连的凹形部位,马疾驰时为汗所流注,故称。
朱,血色,—作珠。
《汉书·西域传》:“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
”《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膺门朱赭,汗沟走血。
”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天衢:天街。
羁金络月: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络头。
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
”月,月题。
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选》颜延年《赌白马赋》:“两权协月。
”李善注:“《相马经》曰:颊欲圆,如悬壁,因谓之双壁,其盈满如月。
”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棱棱:威严貌。
九区:九州也。
白璧如山:言白璧之多也。
沽:买也。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紫燕:良马名。
刘劭《赵都赋》:“良马则赤兔、奚斯、常骊、紫燕。
”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君轩:天子之车也。
鲍照《东武吟》:“疲马恋君轩。
”“駷跃”句:此句天马行空之快捷。
駷,音耸。
勒马衔令马疾走。
矫,矫首也。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踯躅:欲进不进貌。
阊阖:天门。
此喻京城或宫廷之门。
汉《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
游阊阖,观五台。
”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寒风子:古之善相马者。
《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古善相马音,寒风子善相口齿,麻朝相颊,……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
”逸景:良马名。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白云”句:此句化用《穆天子传》卷三:“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之意。
“崔嵬”句:《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跗溃,漉汁洒地,白汗文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
解纻衣以幂之。
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
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崔嵬,山高峻貌。
峻坂,陡坡也。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倒行”句:安旗注云:“倒行逆施,谓天马遭遇之苦。
畏日晚,谓年老衰,余日无多也。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涂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伯乐:古之善相马者,姓孙名阳。
剪拂:梳剪其毛鬃,洗拭其尘垢。
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田子方:《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
’曰:做公家畜也。
罢而不能用,故出放也。
’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
束帛而赎之。
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为我悲:注云:一作恩。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玉山禾:昆仑山之仙禾。
《文选》张协《七命》:“琼山之禾。
”李善注:“琼山禾,即昆仑之山木禾。
《山海经》曰:昆仑之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严霜”句:用邹衍事,谓已无罪而受冤也。
《论衡·感虚篇》:“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哭,天为陨霜。
”枥:马槽也。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请君”二句:请人荐举入朝之意。
穆天子,即周穆王。
此喻当今天子。
《列子》卷三:“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词典 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 ,2009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6-80 .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文翻注译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文翻注译赏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更多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回忆昔日洛阳酒商呈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与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与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这种友情在山回海转前也不会为难或改变,为此献出全部心血倾泻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我到淮南去隐居待仕,您留在洛阳愁苦生梦相思不已。
不忍别,还相随。
您我不忍相别,依旧相随而行。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相随而行迢迢万里,访问随州仙城山,那儿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环萦绕。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走向每一案溪流都见干万朵鲜花盛开,干条万条山望都松树耸立轻风吹拂。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登银鞍挽金络来到平川大地,汉东太守亲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紫阳真人,邀您我吹笙作乐。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餐霞楼上仙乐鸣响,嘈然宛转如同凤凰啼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长袖善舞管乐吹奏催人轻举起舞,汉东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来。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他手持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意气风发上凌九霄,整天饮酒之后便又如星离似的两地分别了。
您我相隔关山分手山遥水远。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我回到故山寻找旧日家园,您也归家渡过了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您家父辈勇武如狼如虎,任并州长史遏制戎虏的进犯。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您我五月间相约穿越太行山,羊肠小道上车花催人困乏却不言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情兴一来携歌伎带舞女来到此处,那纷纷扬扬的杨花如似雪花飘洒。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傍晚日斜之时红妆歌舞女个个欲醉,来到水边那百尺清潭映出她们效好的容颜。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初月升起辉映翠娥与婵娟,美人们换唱新曲罗衣舞动。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清风徐来欢歌飞上空中,歌声嘹亮宛转绕云而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如此时光的世间行乐难以再遇,我又西游向朝廷献上《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朝堂中青云直上难以期望,于是辞归回还东山。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渭南侨头又与您相遇一面,即刻在酂台之北又相离分手。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您问我离愁别恨今有多少,请看那暮春时节落花纷纷最为相似。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说也说不尽满怀心绪难以表述。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呼儿伏跪封上信函结束此书,寄给您千里之外的遥遥相思与祝福。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495-497 .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君家严君:指元参军的父亲。
貔(pi)虎:猛兽。
这句喻元参军的父亲是勇猛的将军。
“作尹”句:并州:泛指今山西太原一带,开元十一年已改为府。
尹:官名。
《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既是地方长官,同时兼管军事。
遏:阻止。
戎虏:强敌。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五月”二句:这年五月李白与元参军翻越太行山到太原游玩。
摧轮: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摧轮:折断车轮,喻太行山路弯曲狭窄难行。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北凉:似误,应作北京,唐代称太原为北京。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琼杯”句:喻酒菜和食具的精美。
案:有足的托盘。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时时”句:晋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云出向城西曲。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龙鳞:形容波纹的细碎。
莎(suō):河边水草。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宜:适应。
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丽。
“百尺”句:写:画,这里作映照。
翠娥:美女,这句说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蝉娟:美好的样子。
初月辉:形容脸容象新月一般皎洁。
更唱:轮流唱。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495-497 .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回忆昔日洛阳酒商呈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与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与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这种友情在山回海转前也不会为难或改变,为此献出全部心血倾泻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我到淮南去隐居待仕,您留在洛阳愁苦生梦相思不已。
不忍别,还相随。
您我不忍相别,依旧相随而行。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相随而行迢迢万里,访问随州仙城山,那儿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环萦绕。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走向每一案溪流都见干万朵鲜花盛开,干条万条山望都松树耸立轻风吹拂。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登银鞍挽金络来到平川大地,汉东太守亲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紫阳真人,邀您我吹笙作乐。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餐霞楼上仙乐鸣响,嘈然宛转如同凤凰啼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长袖善舞管乐吹奏催人轻举起舞,汉东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来。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他手持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意气风发上凌九霄,整天饮酒之后便又如星离似的两地分别了。
您我相隔关山分手山遥水远。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我回到故山寻找旧日家园,您也归家渡过了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您家父辈勇武如狼如虎,任并州长史遏制戎虏的进犯。
君家严君:指元参军的父亲。
貔(pi)虎:猛兽。
这句喻元参军的父亲是勇猛的将军。
“作尹”句:并州:泛指今山西太原一带,开元十一年已改为府。
尹:官名。
《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既是地方长官,同时兼管军事。
遏:阻止。
戎虏:强敌。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您我五月间相约穿越太行山,羊肠小道上车花催人困乏却不言苦。
“五月”二句:这年五月李白与元参军翻越太行山到太原游玩。
摧轮: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摧轮:折断车轮,喻太行山路弯曲狭窄难行。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
北凉:似误,应作北京,唐代称太原为北京。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
“琼杯”句:喻酒菜和食具的精美。
案:有足的托盘。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
“时时”句:晋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云出向城西曲。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
龙鳞:形容波纹的细碎。
莎(suō):河边水草。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情兴一来携歌伎带舞女来到此处,那纷纷扬扬的杨花如似雪花飘洒。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傍晚日斜之时红妆歌舞女个个欲醉,来到水边那百尺清潭映出她们效好的容颜。
宜:适应。
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丽。
“百尺”句:写:画,这里作映照。
翠娥:美女,这句说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初月升起辉映翠娥与婵娟,美人们换唱新曲罗衣舞动。
蝉娟:美好的样子。
初月辉:形容脸容象新月一般皎洁。
更唱:轮流唱。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清风徐来欢歌飞上空中,歌声嘹亮宛转绕云而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如此时光的世间行乐难以再遇,我又西游向朝廷献上《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朝堂中青云直上难以期望,于是辞归回还东山。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渭南侨头又与您相遇一面,即刻在酂台之北又相离分手。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您问我离愁别恨今有多少,请看那暮春时节落花纷纷最为相似。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说也说不尽满怀心绪难以表述。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呼儿伏跪封上信函结束此书,寄给您千里之外的遥遥相思与祝福。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495-497 .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此诗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
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
其实不然。
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体验之后。
因此,“忆旧游”便不仅有怀旧而且有非今的意味。
诗人笔下那恣意行乐的生活,是作为“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污浊官场生活的对立面来写的;
其笔下那脱略形迹的人物,又是作为上层社会虚伪与势利的对立面来写的,自有言外之意在。
诗篇的组织,以与元演的离合为经纬,共分四段。
前三段依次给读者展现出许多美好的情事。
第一段从“忆昔洛阳董糟丘”到“君留洛北愁梦思”,追忆诗人在洛阳时的放诞生活及与元演的第一番聚散。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诗人鲜明的自我形象。
从洛阳一酒家(“董糟丘”)说起,这个引子就是李白个性特征的表现。
“为余天津桥(在洛阳西南之洛水上)南造酒楼”,是一个何等主观的夸张!
在自称“酒中仙”的诗人面前,简直就没有一个配称能饮酒的人。
少年李白生活豪纵,充满进取精神,饮酒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一醉”而至于“累月”,又是一个令人惊讶、令人叫绝的夸张,在这样的人面前真正是“万户侯何足道哉!
”至于他的交游,尽是“海内贤豪青云客”,而其中最称“莫逆”之交的又是谁呢?
以下自然带出元参军。
随即只用简短两句形容其交谊:彼此“倾情倒意”到可以为对方牺牲一切(“无所惜”)的地步,以至“回山转海”也算不得什么(“不为难”)了。
既叙得峻洁,又深蕴真情笃意。
刚开这样一个头,以下就说分手了,那时李白旋赴淮南(“攀桂枝”指隐居访道事,语出淮南小山《招隐士》,而元“留洛北”。
不过这开头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二段之间有两个过渡句。
“不忍别”承上“君留洛北愁梦思”,写二人分手的依依不舍:“还相随”又引起下文第二番相会。
有此二句上下衔接极为自然。
第二段从“相随迢迢访仙城”到“君亦归家渡渭桥”,追忆偕元演同游汉东郡即随州(州治在今湖北随县),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情事。
先写二人访仙城山,泛舟赏景,后换马陆行来到汉东。
“相随”六句写风光,写行程,简洁入妙,路“迢迢”、“水回萦”、“初入”、“度尽”,使人应接不暇。
然后,与远道出迎的汉东太守见面了。
汉东太守的形象在此段中最生动可爱,他没有半点专城而居的官架子。
他与紫阳真人固然是老朋友,对李白也是倾盖如故。
这几位忘形之交在随州苦竹院──“餐霞楼”饮酒作乐,道士与诗人一同伴奏,汉东太守则起舞弄影。
没有尊卑,毫无拘束,本来就洒脱的诗人举措更随便了,不但喝得烂醉,甚而忘形到“我醉横眠枕其股”了。
然而太守对此则不以为忤,还脱下锦袍给他盖上。
这一幕“解衣衣我”的场面写来感人肺腑。
此段环境氛围描写亦妙,与道院相称。
“餐霞”的楼名,如“凤鸣”的仙乐,都造成一种飘飘然非人世间的感觉。
欢会如此高兴(“当筵意气凌九霄”),而分手又显得多么容易啊(“星离雨散不终朝”)。
诗人与元演又作劳燕分飞,“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真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至此,诗情出现一个跳跃,直接进入第三段从“君家严君勇貔虎”到“歌曲自绕行云飞”,追忆诗人在并州受元演及其父亲热情款待的情况。
从“五月相呼”句看,诗人是应元演的盛意邀请,离开安陆,同经太行山到太原府(并州)去的。
曹操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苦寒行》)然而诗人兴致很高,时令也很好,所以“摧轮不道羊肠苦”。
这一段写人,以元参军为主。
先从其“严君”(父亲)写起,不仅引进一个陪衬人物,同时也在于显示元演将家子的身份。
李白在元演那里真是惬意爽心极了:“行来北京(太原)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他们还时常光顾城西的名胜古迹晋祠。
晋水从这儿发源,风光极美。
浮舟弄水,击鼓吹箫,真是快乐。
以下六句专写欣赏女伎的歌舞,“其若杨花似雪何”一句大有“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之慨。
玩乐直到傍晚,他们还不想归去。
“斜日”的红光与歌女们的红妆醉颜相乱,特别迷人;
美人的倩影倒映清清的潭水中,风光绮丽。
这时新月初上,美人的面容象月色般皎洁,她们轮番歌唱、起舞;
歌声悠扬,随风远去,追逐行云。
这里,“黄金白璧买歌笑”已化为生动鲜明的图景,可谓尽态极妍了。
第四段从“此时行乐难再遇”到篇末。
一句收束前文,然后写到长安失意时与元又一度相逢。
与前三段都不同,这里没有情事的追忆,只用“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在谯郡)之北又离群”一笔带过,是说关中一面,元即赴谯郡,似乎是握手已违。
大约那时诗人身不自由,心亦不自在吧!
关于诗人在长安的境遇,也只有含蓄的两句话:“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然而它包含多少人事感慨啊。
一向旷达的诗人,竟也发出了“问余别恨今多少”的感喟,而暮春落花景象更增添了这种别恨。
这种心境是“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诗人只有通过怀旧(“遥相忆”)的方式来排遣了。
当其“呼儿长跪缄此辞”拟以寄远时,心头该是怎样一种滋味!
此诗提到“北阙青云不可期”,是含着牢骚的。
但它在写法上与《行路难》、《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等等直抒旨意、嘻笑怒骂的长篇不同。
它对现实的愤懑几乎没有正面的叙写,而对往日旧梦重温却写得恣肆快畅、笔酣墨饱。
通过对故人往事的理想化、浪漫化,突出了现实的缺恨。
因此它既有李白歌行通常所有的纵横奔放的优点,又兼有深沉含蓄的特点。
这是此诗艺术上的优长之一。
在结构上,此诗与李白七古通常那种“纵逸”的、无法而法的作风不同,而是按实有的经历如实写出,娓娓道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写法却又极富变化,颇多淋漓兴会之笔。
通篇以七言句为主,间出三、五、九字句,且偶尔出现奇数句(如“当筵意气”以下三句成一意群),于整饬中见参差,终能“神气自畅”。
这是此诗艺术上另一个优长。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87-290 .
梁园吟 文翻注译赏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文
句 文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文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文翻译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6-927 2、 王启兴 张金海.唐代艺术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3月第1版:29-30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三峡:今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三峡。
具体所指,历代说法不一。
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
巫山:《太平寰宇记》:巫山县有巫山。
盛弘之《荆州记》云:沿峡二十里有新崩滩至巫峡,因山而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
旧云:自三峡取蜀,数千里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
惟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所谓高山寻云,怒湍流水,绝非人境。
神女庙,在峡之岸。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
《四川省志》:巫山在夔州巫山县东三十里,形如“巫”字、有峰十二,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栖凤、登龙、望圣也。
此十二峰者,不聚一面,乃江绕此山,周遭有十二峰,绘者不得不汇为一图耳。
阳台山,在巫山县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间。
君:指元丹丘。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
阳台: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怀王梦遇,自言“妾在……阳台之下”。
《文选》刘良注:“阳台,神自言之,实无有也。
”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锦衾:锦制之被。
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
寂寂:冷落寂静。
《楚辞》:“瑶席兮玉瑱。
”王逸注:“瑶玉为席。
”汤惠休诗:“锦衾瑶席为谁芳。
”楚王神女:《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梦遇,自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是也。
后人立神女庙于山下,今谓妙用真人祠。
徒:空,徒然。
盈盈:美好的样子。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此形容距离短。
高咫尺,如千里,谓画有咫尺千里之势也。
见徐安贞《题襄阳图》注⑤。
《南史》:萧贲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
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
均指画中景物。
丹崖:绮丽的崖壁。
绮:华美的丝织物。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荆门: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历历:分明貌。
泛:飘流。
巴水:当泛指巴地所经之水,非专指巴江。
《一统志》:荆门山,在湖广荆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与虎牙相对。
《水经注》: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巴岭山,西南流,历巴中,经巴城故城南,李严所筑大城北,西南入江。
《四川通志》:巴江,在重庆府巴县东北,阆水与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巴字,因名巴江。
琦谓:诗中所云巴水,似指巴地所经之水而言,不专谓曲折三回之巴江也。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潺湲:水流貌。
壑:山谷。
万壑分,万壑分流。
《广韵》:“潺湲,水流貌。
”氛氲,盛貌,祥气也。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笑日:向日而笑。
发:开放。
江客:江行之客。
应前“历历行舟”此二句诗人对画发问:向日而笑的溪花是何年开放?
江客听猿又到哪一年为止?
“溪花”、“江客”,均为画中之景。
缅邈:思绪遥远的样子。
高丘:王琦注:“阳台山在巫山县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间。
”“疑入高丘梦彩云”,言心生幻境,恍惚进入神话世界。
谢灵运诗:“缅邈区中缘。
”张铣注:“缅邈,仿佛也。
”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6-927 2、 王启兴 张金海.唐代艺术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3月第1版: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