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吴王其三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英明庐江守。

声誉广平籍。

洒扫黄金台。

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

出入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

愿入兰台宫。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无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秋日橘红橘红的,落向西面远方的长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贾至啊,汉朝著名的洛阳才子贾谊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贬到湘江;李晔啊,你我的本家,后汉的李膺也是贬到湖南,喜欢月下泛舟。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他们都还在思念长安吧?还笑得出来吗?大概连西天在那里都不知道吧?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边,湘江北面早有鸿雁飞归。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满船醉客载歌载舞《白苎》曲,连衣服上落满了秋霜都不知道!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舜帝妻子来潇湘后就回不去了,玉人滞留在洞庭湖边的荒草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对着明镜般的洞庭湖描淡妆,君山就是她们用丹青画出的娥眉。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50-752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楚江:指流经楚地的长江。楚江分,长江从西北方向来至岳阳楼前,与洞庭湖之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为二截。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长沙:指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距洞庭约三百里。湘君:湘水之神。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且:姑且。就,一作“问”。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洛阳才子:指贾谊。因贾至与贾谊同姓,又同为洛阳人,所以把贾至比作贾谊。湘川,指湘江一带。元礼:东汉李膺的字,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 元礼同舟月下仙,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李膺任河南尹时,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朋友郭泰离京还乡时,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却只与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见都很羡慕,把他们比作神仙。这里是用李膺来比李晔。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西天:指长安。这两句化用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对长安的怀念。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鸿:鸿鹄,即天鹅。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白苎:歌曲名。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即指图画。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传娥皇、女英曾游此处,故名君山。两句意为:明净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尘的玉镜;君山耸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图画。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50-752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无云。楚江:指流经楚地的长江。楚江分,长江从西北方向来至岳阳楼前,与洞庭湖之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为二截。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秋日橘红橘红的,落向西面远方的长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长沙:指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距洞庭约三百里。湘君:湘水之神。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且:姑且。就,一作“问”。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贾至啊,汉朝著名的洛阳才子贾谊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贬到湘江;李晔啊,你我的本家,后汉的李膺也是贬到湖南,喜欢月下泛舟。洛阳才子:指贾谊。因贾至与贾谊同姓,又同为洛阳人,所以把贾至比作贾谊。湘川,指湘江一带。元礼:东汉李膺的字,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 元礼同舟月下仙,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李膺任河南尹时,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朋友郭泰离京还乡时,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却只与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见都很羡慕,把他们比作神仙。这里是用李膺来比李晔。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他们都还在思念长安吧?还笑得出来吗?大概连西天在那里都不知道吧?西天:指长安。这两句化用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对长安的怀念。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边,湘江北面早有鸿雁飞归。鸿:鸿鹄,即天鹅。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满船醉客载歌载舞《白苎》曲,连衣服上落满了秋霜都不知道!白苎:歌曲名。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舜帝妻子来潇湘后就回不去了,玉人滞留在洞庭湖边的荒草间。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对着明镜般的洞庭湖描淡妆,君山就是她们用丹青画出的娥眉。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即指图画。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传娥皇、女英曾游此处,故名君山。两句意为:明净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尘的玉镜;君山耸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图画。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50-752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前人对此五首诗各有毁誉。大多数学者认为第二首最为出色,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第二首诗,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称“南湖”。唐人喜咏洞庭,佳句累累,美不胜收。“南湖秋水夜无烟”一句,看来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却是天然去雕饰的淡语,惹人联想。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察之极难。能见“无烟”,则湖上光明可知,未尝写月,而已得“月色”,极妙。清秋佳节,月照南湖,境界澄沏如画,读者如闭目可接,足使人心旷神怡。这种具有形象暗示作用的诗语,淡而有味,其中佳处,又为具体模写所难到。   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最易使人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联翩。湖光月色此刻便激起“谪仙”李白羽化遗世之想,所以次句道:安得(“耐可”)乘流而直上青天!传说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诗人天真的异想,又间接告诉读者月景的迷人。   诗人并没有就此上天,后两句写泛舟湖上赏月饮酒之乐。“且就”二字意味深长,似乎表明,虽未上天,却并非青天不可上,也并非自己不愿上,而是洞庭月色太美,不如暂且留下来。其措意亦妙。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意境与之近似。   湖面清风,湖上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说“不用一钱买”,是三句“赊”字最恰当的注脚,还不能尽此字之妙。此字之用似甚无理,“月色”绝不能“赊”,也不用“赊”。然而著此一字,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只言“赊月色”,却不妨举一反三),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著一“赊”字,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十分亲切。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是高人一筹的。作者《送韩侍御之广德》也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之句,亦用“赊月色”词语,可以互参。面对风清月白的良宵不可无酒,自然引出末句。明明在湖上,却说“将船买酒白云边”,亦无理而可玩味。原来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遥看湖畔酒家自在白云生处。说“买酒白云边”,足见湖面之壮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人间酒家被诗人的想象移到天上。这即景之句又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总的说来,第二首诗之妙不在景物具体描绘的工致,而在于即景发兴,艺术想象奇特,铸词造语独到,能启人逸思,通篇有味而不可句摘,恰如谢榛所说:“以兴为主,浑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四溟诗话》)。   第一、三、四首诗的末句都有“不知”二字,这三个“不知”,词相同而义不同,因此不相重复。第一首诗“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并非真的想去吊湘君而觅其处所,仅是抒发缅怀古人之情而已;第三首诗“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是对自身遭遇不满、怅然若失、前途未卜之嗟吁而已;第四首诗“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是沉醉于洞庭湖之月色与船歌、乐不知返,寒意侵袭而未能察觉而已。三个“不知”各有其妙处。   最后一首诗,“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运用娥皇、女英的美丽传说,表达一种人生难以完美的感慨;“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赞美洞庭湖的景色,写得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5-326

上之回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离宫高耸入云,楼台和天相连。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月亮在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上流转,美人在烟雾迷茫中带着点点愁绪。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自从失宠之后,恩情渐渐淡了,桃李似乎也在春风中为美人今日的孤寂而伤怀。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君王的恣意享乐什么时候才到尽头,好让他的车驾早日回到汉宫之中。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想象中皇帝的车驾绕着太阳的轨道疾驰行进,锦旗在朝日的彩虹间飘扬。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皇帝亲自去细柳营和甘泉宫检阅军队。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不知当今的皇帝能不能像周文王那样起用在渭水河畔垂钓的老人,也不知道君王是否能向襄野牧童询问治国之道。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真期望能够有那一天,能够和皇帝共宴,归来其乐无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离宫:指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有建章、承光等一十一宫,平乐等二十五馆。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阁道:即复道,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金舆:天子的车架。

回中:汉宫名。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黄道:是古人想象中太阳绕地运行的轨道。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细柳:指军营。

甘泉:汉宫名。

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渭川老:指渭水河畔垂钓的吕尚。

襄野童:这里运用的是典故。

黄帝出访圣人,到了襄阳城迷路。

就向一个牧童问路,又问他治国之道。

牧童以“除害马”为喻作答,被黄帝称为“天师”。

后来就用以歌咏皇帝出巡。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瑶池宴:瑶池是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之地,在昆仑山上。

西王母曾于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上之回》是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这首诗借美人的失宠表达了对唐明皇巡幸游仙,不关心国家之事,不重用人才的愤懑之情,以及诗人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怀和功成身退的思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

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

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

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朝服绶带遗弃在尘世之境,赶赴青山拜谒佛教道场。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黄金为绳显示觉悟之路,乘上宝筏渡过惑人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岭上高树拢聚构成飞栱一般,岩上红花盛开掩盖山谷的泉水。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佛塔高耸是海上日出的标志,佛楼雄伟依傍大江烟云缭绕。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佛烟香气传遍欲界色界无色界,佛钟敲响声连万壑千川。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手中念珠如秋日莲子成熟满把满串,繁茂的松树团团圆圆如月。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鸟儿相聚疑是为听法而来,龙王亦来参加原为护法而来。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惭愧我无洋洋兮若江河般的流水声韵,可以混为伯牙的琴上之声。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12-514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

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

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

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

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

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

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

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

与尔期此亭,期在秋月满。

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

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

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

胡无人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

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

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王家碧瑶树。

一树忽先摧。

海内故人泣。

天涯吊鹤来。

未成霖雨用。

先失济川材。

一罢广陵散。

鸣琴更不开。

感遇其四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宋玉事楚王。

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

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

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

恩情遂中绝。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绀殿横江上,青山落镜中。

岸回沙不尽,日映水成空。

天乐流香阁,莲舟飏晚风。

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

2122232425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