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
拼音:bai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本病发病冬春季较多,多为散发,也可有流行。婴幼儿多见,近年来幼婴和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患者有本病接触史。 二、症状 发病开始酷似感冒,3-4日后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渐消退,咳嗽日益加重,日轻夜重,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性咳嗽,咳后有吸气性"鸡鸣"回音,多伴有粘痰咳出和胃内容物吐出。常因进食、受冷、烟熏、哭叫等诱发。轻者1日数次,重者数十次。新生儿及婴幼儿多表现阵咳后屏气、青紫、窒息,有时发生惊厥。2-6星期后阵发性痉咳减轻,鸡鸣样吸气消失,进入恢复期。如并发肺炎、脑病等可迁延数周不愈。 三、辅助检查 用鼻咽拭子作细菌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检测百日咳杆菌抗原,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gM、IgG、IgA抗体有助于诊断。 四、并发症 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及皮下气肿,严重时可并发百日咳肺病。
治疗: [治疗] 一、一般及对症治疗 应进行呼吸道隔离。避免诱因,少食多餐,尤以咳后进食较好,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避免不良刺激,严禁吸烟。痉咳时可采用头低位,从上向下拍背有利痰液引流。加强夜间护理,一旦发生窒息即刻进行人工呼吸、吸痰、吸氧。睡前应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痰多者应给予祛痰药如氯化按、必嗽平、咳必清等。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可选用红霉素,每日30-60毫克/千克,分次口月艮或静滴,连用10-14日。也可应用复方新诺明、先锋霉素。婴幼儿或脑病患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每日15-20克,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百日咳免疫球蛋白适用于病重患儿,2.5毫升(400微克/毫升),肌注,每日2次,连用3-5日。中药鹭鸶咳丸每日1-2丸,分2-3次口服,适用于痉咳期;鸡苦胆1-2岁每日半只,2岁以上每日1只,蒸后加白糖调服;百咳灵(猪胆汁片)45毫克/片,6个月内每次1片,1-3岁每次2片,5-7岁每次3片,每日1次,连用1星期。
相关信息: [预后] 1岁以下婴儿,特别是3个月以下婴儿,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差。 [预防] 目前常用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制剂注射,每月1次,共3次。也可用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作药物预防。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 本病由百日咳杆菌引起。
病人为传染源,多经呼吸道飞沫传染。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jibing/1/92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