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干成功培育出试管羔羊
1984年3月中旬,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十几家报纸,几乎都以醒目的标题和大幅照片,在科技版的显著位置,登载了中国一位中年“客座研究员”(即访问学者)双喜临门的消息:这位被誉为“试管羔羊之父”之一的学者在以家畜体外受精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又与日本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合作,培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
他就是内蒙古大学43岁的蒙古族学者——旭日干。
旭日干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
1982年4月,他被内蒙古自治区选送到日本进修学习,专攻家畜繁殖生物学。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科研课题。
虽然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育成了“试管兔”和“试管婴儿”,但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家畜羊的体外受精试验却不见成效。
在体外受精的条件下,羊的精子常常没有足够的能力进入卵子,以至不能产生受精作用。
立志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为祖国畜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旭日干决心知难而进。
他接过花田章博士的课题《山羊体外受精》,开始顽强攻关。
在花田章博士的指导下,他对前人所有的牛羊体外受精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缺点列举和情报整理,经几百次的筛选,提出了既有效又无毒的山羊精子药物处理新方案,并在试管中第一次获得了12个受精卵。
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迸出了生命的火花,而生命火炬的点燃必须保证受精卵由试管向子宫的接力万无一失。
5只母山羊失败了4只,唯一的希望是编号为204的母山羊。
当43天后在超声波妊娠诊断仪的荧光屏上清晰地看到母腹中小羊羔胎心的有力跳动时,旭日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3月9日清晨,旭日干试挤204号母羊的奶头,乳汗明显变浓!
他心里泛起一阵喜悦:按传统的中国式的兽医推算方法,产期在即。
果然,当晚6时10分,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顺利诞生!
两位合作者握手互庆,欣喜若狂。
被命名为“日中”的“试管羔羊”体格高大,体重超群,自如地吮吸母奶,兴奋地“咩咩”叫着,十分讨人喜欢。
日本各大报和电视台竞相报道,“试管羔羊”和它的培育者,一时成为日本科技界议论的中心。
人们的兴奋是理所当然的。
“试管羔羊”的育成,把发育工程技术又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它展现的家畜改良前景是:一头良种畜的成熟卵子可以在体外完成受精,然后把胚胎放在普通母畜的子宫中去孕育。
这样,良种母畜就从周期很长的怀孕中解放出来,变成了一架效率高得多的排卵机器。
另外,待屠宰的数以万计的良种母畜的卵子,都可以事先取出来,通过体外培养和受精后,由别的母畜去孕育。
旭日干是建国后唯一用半年时间和第二外语攻克博士论文的蒙古族中年知识分子。
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带病奋斗。
出国两年,旭日干经手实验动物400多只,研究和处理卵子1万多个,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科学报告8篇,与人合作夺得一项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以满分满票通过了畜医学博士。
日本农林水产省试验场繁殖部部长中原达夫博士说,旭日干在五光十色的科学城筑波只知道一条路:从宿舍到试验场!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203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