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滇湎路战役开始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3月至9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省西南部、缅甸、泰国西北部和印度东北部地区,对日军第15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同苏、美、英及东南亚、大洋洲各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是年1月,在美、英两国建议下,设立中国战区最初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统帅部,3月,日军进攻缅甸时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守军告急。

中国以陆军第5、第6、第66军为主共10万余人组成中国远征军第1路,在司令长官罗卓英指挥下,进入缅甸与盟军并肩作战。

8日,日军第15军在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指挥下登陆仰光,分路北进。

一路以第33师团由仰光沿伊洛瓦底江东岸进攻卑缪:一路以第55师团由勃固向仰曼铁路北犯东吁、彬文那,企图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

3月18日,日军第55师团先头部队在彪关以南与第5军警戒部队接触。

第5军骑兵团给日军以奇袭后转移至鄂克春地区。

接着日军又发起进攻,经激烈战斗,鄂克春失陷。

日军继续向东吁进攻,与第5军第200师发生激战,双方均有重大伤亡。

日军一部向右翼迂回,第200师向北转移。

此时,第5军新编第22师由黎达誓方向反击,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双方在斯瓦河畔对峙。

4月11日,日军第55师团和增援第18师团各一部向黎达誓进攻,经激烈战斗,新编第22师逐次转移至彬文那。

日军进犯彬文那地区,被第5军第96师击退。

后因右翼英军后撤,阵地突出,第5军各部放弃彬文那向密铁拉、敏建方向转移。

16日,日军第33师团在突破英军阵地后,将英缅军第1师及战车营一部包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

第66军新编第38师一部驰援,与日军鏖战两昼夜,击毙日军1000余人。

日军攻陷东吁后,以第56师团分向毛奇、雅多进攻。

第6军先后在毛奇、垒固、和榜、雷列姆地区阻击日军,并在萨尔温江以东的缅泰边境地区,对日军进行作战后回国。

第200师在和榜地区阻击日军北犯,并克复东枝。

在转移途中与日军发生激战,师长戴安澜受重伤后牺牲。

此后第200师、第96师经腾冲、维西向怒江东岸转移。

第5军直属部队、新编第22、第38师经太洛、新平洋转移至印度东北边境雷多地区。

日军于24日攻陷雷列姆后,旋即分两路向腊戍突进,第66军逐次回援,节节失利,日军直向中国国境逼进。

此后,退回滇西的远征军与滇西第11集团军各一部在龙陵、腾冲地区对日军实施反击,以一部进入日军后方游击,主力逐次退回怒江东岸,与日军隔江对峙。

至9月16日,战役结束。

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

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215252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