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黄胄逝世

1997年4月24日,我国著名的艺术家,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黄胄逝世。

黄胄原名梁淦堂,字映斋,艺名黄胄。

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

他早年曾从赵望云、韩乐然学画。

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

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

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

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

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

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黄胄为推动当代美术的发展、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

他深入边疆,勤奋作画,从50年代的《苹果花开的时候》、《洪荒风雪》、《赶集》,到七、八十年代的《百驴图》、《风雪夜归人》、《送粮人》,黄胄在丰厚的生活根基上,形成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

他在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曾经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

70年代后期,他曾为纪念周恩来绘制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传世之作。

梁黄胄的艺术实践为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广的影响。

黄胄不仅是一位人民艺术家,同时还是社会运动 家。

80年代初,他与著名画家李可染、蔡若虹、华君武等共同创建了中国画研究院;

而炎黄艺术馆的创办则是黄胄更为杰出的代表作。

1986年黄胄在新加坡办个人画展时引起了轰动,有人提议建立黄胄艺术馆,他说,我个人不足以建馆,要建就建属于炎黄子孙乃至人类的炎黄艺术馆。

经过4年的筹措兴建,1991年,我国第一座大型民办公助的现代化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终于建成了。

黄胄任艺术馆馆馆长,并捐献出自己收藏的古代书画文物200余件和代表代、速写作品1000余件。

6年来,炎黄艺术馆在保护、弘扬民族艺术,推动艺术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黄胄的艺术道路、治学精神以及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执著追求,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黄胄安然静卧在艺术馆吊唁厅的鲜花丛中。

遗像前,他的夫人郑闻慧率子女敬献的大花篮上写着“我们爱你”。

郑闻慧说,炎黄艺术馆凝聚了黄胄的艺术理想和全部心血,在此告别人生是他的心愿。

黄胄遗体火化后,骨灰将安放在炎黄艺术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269788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