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施光南逝世

人民音乐家施光南1990年5月14日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

他离开了他无比热爱的音乐。

他的歌声使千百万热爱生活的人们感到亲切和温馨,可他1990年5月2日倒在每日相伴的钢琴旁,一曲《屈原》,竟成绝响。

终年49岁。

49岁,正是一位音乐家生命力最为勃发的时候。

悲于他的英年早逝,江泽民总书记发来了唁函;

高占祥、范曾合献挽联:“遗曲谱离骚坠露木兰屈子泪,希望在田野披霞芳草九歌心”……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的杰出代表,施光南用独特的艺术感觉和优美的旋律征服了亿万人。

他创作的《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认识我》等歌曲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他的这些歌曲荣获了国内首次评选的“金唱片奖”。

近年来,施光南自甘寂寞,不为名利所动,埋动于歌剧创作。

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百年诞辰,他创作了《伤逝》,以深郁的交响性和民族特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逝世前,他又致力于把郭沫若的话剧《屈原》改编成歌剧。

他感到,屈原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国需要能够代表国家、民族水准的大部分音乐作品。

甘于清贫,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施光南突出的品质。

尽管他创作甚丰,但得到的报酬却使人难以置信。

传唱全国的《祝酒歌》,他才得到15元稿费。

他病倒后收到的一张为小英雄赖宁谱写歌曲的稿酬单,仅10元。

他多年来谱写的数千首歌曲大部分还未变成歌声流传;

他凝结一生经验的创作理论专集尚未得到出版;

他筹集很久的个人作品音乐会因资金短缺仍未在京举行;

他倾注全部心血的《屈原》还没能搬上舞台。

8月23日,施光南生前筹备很久却未能出台的个人声乐作品音乐会,终于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

音乐会在欢快的《祝酒歌》声中开始。

这是施光南在粉碎“四人帮”后创作的一支名曲,曾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成为一代颂歌。

这一天再次唱来,仍然激起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之后,《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接连唱响,系统地展现了施光南一生的创作成果。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284245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