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厄立特里亚建交

厄立特里亚全称厄立特里亚国。

位于东非最北部。

面积125000公里。

人口350万(1993),由提格雷尼亚、提格雷、阿尔法、萨霍、希达赖伯、比伦、库纳马、纳拉、拉沙伊达9个民族组成。

居民使用提格雷尼亚语、阿姆哈拉语,通阿拉伯语、英语、意大利语。

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各占50%。

首都阿斯马拉。

厄是农业国,8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

有可耕地320万公顷,已耕地30万公顷。

粮食不能自给。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麦、高粱、小麦、豆类;

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籽、芝麻、花生、亚麻、剑麻、棉花、蔬菜和水果。

畜牧业不发达。

渔业除产鱼虾外,还有贝壳、珍珠母等海产。

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有纺织、制革、制鞋、食品加工、玻璃器皿、化工、冶金、酿酒、印刷、卷烟等。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估计为75-160美元(1993)。

主要进口原油、化肥、车辆等,出口饮料、皮革、纺织品等。

厄所在地区历史上长期受埃塞俄比亚封建王朝的统治。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得对该地区的控制权。

1869年埃塞遭意大利殖民者入侵,并于1889年与意签订《乌西阿尔条约》,承认意对阿萨布、马萨瓦、克伦、阿斯马拉等占领区的统治。

1890年意将各占领区合并为统一的殖民地,命名为“厄立特里亚”。

19世纪末之前厄从未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也未建立过自己的政府。

1941年厄成为英国托管地。

1950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厄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

1952年厄组成地方政府,与埃塞结成联邦。

1962年被合并为埃塞的一个省。

1991年5月厄人民解放阵线解放厄全境,成立临时政府。

1993年4月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全民投票后,决定成立厄立特里亚国,并宣布厄为独立国。

同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国正式成立。

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当选为首任总统。

执政党厄人民解放阵线为唯一合法政党。

对外奉行和平、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1993年5月24日同中国建交。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320237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