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格鲁吉亚建交
格鲁吉亚,位于亚洲外高加索中西部。
面积6.97万平方公里。
人口540万(1995),格鲁吉亚人占70.1%,亚美尼亚人占8.1%。
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
格鲁吉亚人多信仰东正教。
首都第比利斯。
全境2/3为山地和山前地带,一半以上的土地在海拔1000米以上。
平原主要在西部沿海地带,约占领土1/10。
自然资源较贫乏,石油、天然气几乎全部靠进口。
锰矿石储量丰富,还有少量煤和铜等。
原为农业国,尚未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由于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情况不断恶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82卢布(1990)。
农业原为前苏联亚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以茶叶、果树和葡萄种植为主,还有小麦、玉米、烟草等。
工业以锰矿石开采、铁合金、钢管、电力机车、载重汽车、机床等为主,还有食品加工、纺织、葡萄酒、茶叶加工、纸张、皮革、服装等。
进出口均以工业品为主,分别占90%和99%。
公元前6世纪建立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
公元4-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
6-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部族。
8-9世纪初,建立了卡赫齐亚、爱列京、陶-克拉尔哲季封建公国和阿布哈兹王国。
11-12世纪,经济和文化极为昌盛。
16-18世纪其领土遭伊朗和土耳其侵吞。
1801、1803-1864年间,东格鲁吉亚和西格鲁吉亚先后被并入俄罗斯。
1921年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年2月25日(俄历)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同年7月和12月阿扎尔和阿布哈兹加入。
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2月以联邦成员身份加入苏联。
1936年12月5日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1990年11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
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
同年9月起,国内两派武装冲突持续不断,局势动荡。
5月26日(1918)为独立日(国庆日)。
1995年8月24日通过的独立后第一部宪法将国名改为格鲁吉亚。
谢瓦尔德纳泽执政后,主张在平等互利、尊重独立与领土完整等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
1998年10月加入独联体。
1992年6月9日同中国建交。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345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