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七·五”惨案
1948年,内战全面开始,东北辽、吉两省的大、中学生约3000人迫于战火,纷纷流向北平,衣食住及读书问题均无法解决,他们派代表向北平市参议会交涉,但未得到答复。
后来听说参议会会长许惠东要把他们送去当兵,学生们无比愤怒。
7月5日晨,全体学生集合在市参议会门前,找许惠东及李宗仁质问,仍未得到肯定的答复。
学生们四处碰壁,群情激愤,决定再次去找许惠东交涉。
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急忙调动大批宪警,企图阻止学生进入东交民巷。
下午4时,学生们到达东交民巷许惠东家的大门口。
后来学生又冲破大门蜂拥入院。
宪警用木棍、枪托把学生逐出大门。
双方对峙了一会,秩序逐渐平静下来。
警备总部的王参谋长叫学生派代表谈判,不料在谈判期间,陈继承从北平西苑调来青年军的一个营,把学生团团围住,架起机枪,装上刺刀,作出射击姿势。
学生们都已知道代表正在谈判,见此情景,既诧异又气愤,但为避免冲突,大家仍忍耐着坐在地上等候代表的消息。
会客室内谈判的双方,均不知道外边的情况。
当协议达成后,双方代表向大门口走来,准备向学生们宣布,外面的学生见代表出来,欢声雷动,纷纷拥向门口询问消息,青年军阻止不住,随即开枪射击,机枪声、冲锋枪声响成一片。
学生们匆忙就地卧倒,但当学生们起来时,枪声又起,直至王参谋长派人专门通知,才制止住射击,青年军见惹出大祸,匆忙撤走,当时学生队伍也很混乱,除少数人留下救死扶伤外,其余均撤回住地。
在这场惨案中,进步学生死伤百余人。
“七·五”惨案发生后,震撼全国,北平各校学生更是怒不可遏,纷纷游行抗议,要求惩办凶手,外地学生也奋起声援,一时间学生运动 风起云涌,大有燎原之势。
南京政府见势不妙,急忙派代表处理。
后来由傅作义下令,对肇事头目撤职查办,优抚死伤学生,并答应解决学生的生活及读书问题,一场风波才算暂时平息。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385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