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委员长逝世

朱德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职务,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这里重点介绍朱德同志一个特殊爱好——植树。

朱总司令出生于劳动家庭,从小喜欢种树。

琳琅山下药铺垭小学,是朱德同志最早读私塾的地方。

学校院内有他幼年种的核桃树,繁茂葱茏,果实累累,学校大门右侧,还有他幼年时种的一棵香樟树,躯干伟岸,树枝茂密。

小学生们在浓荫下,经常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举手宣誓:“像朱德爷爷那样热爱劳动,建设祖国。

”朱德同志故居大湾半坡上,还有他青年时种的嘉陵桑。

春秋季节,蚕姑们破晨雾,迎旭日,挽着裤角,提着竹篮,采摘桑叶。

人们在树旁竖起“朱总司令所植”的木牌,以示纪念。

仪陇县城完全小学大门外有棵皂桷树,挺拔翠秀,已有50多年高龄,那是朱德同志在校任体育老师时种的。

校园里清香馥郁的金桂树,也是朱德同志早年栽下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这个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孩子们在绿叶成荫的树下做操、游戏、温课……全国胜利前夕,朱总司令在河北西柏坡,指挥着人民解放军对敌人进行最后决战。

在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紧要关头,朱德同志仍利用一点空闲,同老乡们一起挖坑植树。

他问老乡:“河北种树,宜深宜浅?”老乡们说:“深些好,你们南方呢?”老总说:“我们四川人说:深埋硬砸,扁担也发芽”!周围的老乡笑了,老总也笑了。

1964年,朱老总花甲之年,还视察了重峦谷深、松涛滚滚的长白山莽莽林海。

总司令顺手拿起一条绳子,量量树的径围,准确的算出树木的生长年轮。

老林业工人们至今还能绘声绘色的形容当时的情景。

总司令年逾古稀,还遍访万里海岸,丛丛椰林,皑皑天山,松花江流。

1958年初,他给中央写信,建议发展桑蚕、茶树,说丝和茶是世界人类所喜好的贵重物资,过去如是,将来也如是。

价值高,供不应求,是农副行业中宝贵而有利、最有前途的。

并详述平原、沙地、丘陵地等都能种植。

不与粮食争地,而且可覆盖地面,保持水土,与绿化结合,是扩大出口,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的宝贝……朱德同志1960年回故乡,访问了早年读书的席家墉。

他问主人:“这院里,两棵黄莲树中间还有棵黄桷树哪去了?”主人说:“您老记性真好,几十年还记得那棵树。

听老人们说,有一回下暴雨,让雷公抓走了。

”总司令笑笑说:“抓走一棵,种上百棵嘛,让山山坡坡都穿上绿衣裳。

”朱总司令走到哪里,就把树种播到哪里,他足迹所至,总是绿树盈盈,春光融融。

青年时代的朱德 首都各界群众纷纷前往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沉痛悼念朱德。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386736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