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逝世

1985年7月18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工运活动家马恒昌因病在齐齐哈尔逝世。

马恒昌这个名字在50年代初就同他的英雄集体——“马恒昌小组”一起闻名于全国。

工业战线的老职工都不会忘记,50年代“马恒昌小组”一马当先,带动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劳动竞赛。

“马恒昌小组”原是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个小组。

1948年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老一代的工人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

他们还带头向全厂职工倡议开展红五月劳动竞赛,并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年4月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

在授旗会上,这个组被正式命名为“马恒昌小组”,马恒昌任组长。

从此,他们不断刷新生产纪录,多次立功受奖。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

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部分北迁到齐齐哈尔建新厂。

“马恒昌小组”冒着严寒,争分夺秒,抢运机器,迅速开工生产出支援前线的物资。

1951年1月17日,“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各地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许多企业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10几倍地增长,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运动 。

这一年,他们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9.61%。

“马恒昌小组”的英雄业绩不仅为广大志愿军指战员深知和感动,而且受到了金日成同志的褒奖。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马恒昌小组”以高涨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大搞技术革新,学习、运用先进的操作方法。

1960年,在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他们加强管理和经济核算,千方百计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文革”期间,他们顶住“唯生产力论”的干扰,年年季季超额完成任务。

近些年来,这个小组的领导和成员虽然不断变化,但是马恒昌的精神没变,他们进一步全面加强班组建设,不断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向着管理科学化的高峰奋力攀登。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404184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