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病逝

赫鲁晓夫于1894年4月17日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

24岁时,赫鲁晓夫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由于他具有高超的政治工作才能,逐渐从基层党务工作者中脱颖而出。

1935年,赫鲁晓夫已成为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莫斯科州和莫斯科市的党组织都在他的绝对控制之下。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患脑溢血突然去世,暂时代替他行使领导权的是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莫洛托夫“三驾马车”。

当时,赫鲁晓夫只是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委员会书记。

为掌握最高领导权,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首先联合其他委员除掉了贝利亚。

1953年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在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象。

报告提出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肃反扩大化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这在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凝固、僵化的局面,开始了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思想解放的新阶段。

赫鲁晓夫执政后,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

他以农业为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接着进行了以改组上层经济管理机关为中心的工业、建筑业改革。

1957年6月,赫鲁晓夫成功地挫败了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等人反对改革、企图撤换中央领导人的行动计划。

1958年3月,赫鲁晓夫出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

在经济改革的同时,赫鲁晓夫还进行了政治改革。

他提出必须经常更换党的领导机关成员的主张,并将其写进新党章。

他还废除了每月发给高级官员津贴的规定。

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他把统一完整的党分成两个平行的党,一个管工业,一个管农业。

在赫鲁晓夫长达11年的执政期间,进行了不间断的改革。

虽然改革取得一些成就,但也造成了许多错误。

赫鲁晓夫生性急躁,缺乏考虑,急于求成。

这使得许多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

他还主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完全和最后的胜利,苏联已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提出了许多超越现实的口号和目标。

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也没能有效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失败的改革家。

1964年10月15日,赫鲁晓夫被迫退休,1971年9月11日,他在莫斯科因心脏病复发溘然长逝。

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477763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