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会议
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
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时签订。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以后,积极策划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1938年,他把侵略矛头指向德国东边的捷克斯洛伐克。
当时,德国力量并不大,如果英、法等国加以制止,是可以遏止住的。
但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非常害怕战火烧到自己身上,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当作牺牲品,用来换取德国不侵略自己的保证。
为了拍卖捷克斯洛伐克,张伯伦从1938年9月15日到22日,仅一星期内,两次飞往德国和希特勒会谈,将捷克斯洛伐克作为礼物送给德国,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
1938年9月20日张伯伦第二次飞往德国,这一次正式拍板成交,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的褐色“元首宫”里开始会谈。
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被带到了会议大楼,但只能呆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坐冷板凳,等待最后的判决。
第二天凌晨1时,4国在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移交德国的协定上签了字。
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走出“元首宫”后,捷克政府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
几小时后,捷克政府正式宣布接受慕尼黑协定。
英、法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来了有希特勒共同签字的四国所谓“再也不想彼此交战”的宣言书。
在张伯伦和达拉第看来,让德国进捷克斯洛伐克,就为德国打开了东进的大门,把祸水泼向苏联的勾当告成了。
所以,当9月30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竟得意忘形地挥舞着那张有希特勒签字的纸片,对那些欢迎他的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们说道:“我的好朋友,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其实,这是希特勒使用的“声东击西”的手法。
就是在慕尼黑会议时,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终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
”1930年3月,德国就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9月1日,德国就以突然袭击波兰掀起了对英、法的全面帝国主义战争。
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
后“慕尼黑”成了为了自私目的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行为的代名词。
英国首相张伯伦向空中挥舞着文件说这份文件保证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希特勒的干将格林夫妇向人们致意;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506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