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诞辰
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生于福建龙溪县坂子村。
1901年在村办的铭新小学读书。
1905年在厦门寻源书院学习。
1912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
由于一直在教会学校学习,他的英语很好,思想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
1916年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教书。
其间,攻读中国古典文学。
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语言学,获硕士学位;
后转为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23年回国被北京大学聘用,教授英语。
1924年在报刊发表文章。
1925年后在多所大学教授英语。
1926年5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后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编辑。
1931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2年9月起,先后创办编辑《论语》、《宇宙风》等刊物,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
1936年去美国执教并从事写作。
1938年离开美国赴英国、意大利而旅居法国。
1943年回国,由于发表一些不合时宜、涣散人心的演说,受到舆论界的批驳。
1947年,赴法国任国民党政府推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文学组组长。
1950年,到美国继续从事写作。
1952年在美国创办《天风》月刊。
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
1960年在台湾定居。
1967年,由香港大学聘为教授,负责主编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3月16日病逝于香港。
是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教授、语言学家。
有多达几十部的著作。
1919年,林语堂与夫人廖翠风在波士顿。
林语堂夫妇与女儿。
前排左起:相如、太乙、如斯。
翠凤与卢芹斋夫妇 1950年在法国戛纳“养心阁” 1968年在台湾定居之后,林语堂在阳明山家中弹琴。
林语堂与翠凤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备尝甘苦患难,保有自我的容忍与相互的爱心。
1969年林语堂、翠凤(中立者两人)结婚50周年庆祝会;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517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