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10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丧失。
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惊慌失措,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10日晚,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长征。
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
将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3日,中央军委规定军委及各部队对外使用的代号是:军委为“红星”,军委第一纵队为“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等等。
16日,中央红军渡贡水,19日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
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开始突围。
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红九军团随一军团左侧跟进;
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红八军团随三军团跟进;
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序列继续西进。
25日,渡过信丰河,通过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
长征初期,红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转移到湘江地区。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受到很大损失。
在面临覆灭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改变方向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攻克黎平,强渡乌江,占领遵义。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边蜀地区,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5月,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接着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13日到达川西懋功小金与第一方面军先到的部队会合,共同北上,翻越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达毛儿盖。
9月通过草地,到达阿坝等地区。
这时,张国焘进行分裂活动,擅自率领第四方面军南下。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严肃斗争,坚持北上抗日,攻占腊子口,突破渭水、西安兰州大道等封锁线,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同第十五军团会合。
在一年长征中,红军走过了11个省、2亿人口以上的地区;
攻占过62座县城;
行程25000里,经历了380多次战斗。
第四方面军南下后,终不能立足,被迫于1936年2月退向甘孜地区。
1935年11月第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转战湘南、贵州、云南三省,于1936年3月攻占贵州盘县抢渡金沙江,翻越雪山,于6月到达甘孜,同第四方面军会师。
会师后,第二、六军团及总指挥部和第三十二军组成第二方面军。
第二、四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抗日,通过草地,翻越岷山,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第一方面军会师。
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518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