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入侵格林纳达

正当东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发生政变、局势动荡之际,1983年10月25日凌晨,近2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官兵,在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的护送下,突然在格林纳达登陆。

同美国军队一起登陆的还有格林纳达邻近的巴巴多斯、安提瓜等6国的300名武装人员。

美国军队首先占领了两个机场和首都圣乔治,然后向各地推进。

格林纳达共有军队1000人。

在这次美军入侵中,格林纳达军队和数千名民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几百名帮助格林纳达建设的古巴人也参加了战斗。

从10月29日起,美国继续增兵,在格林纳达的美军已达6000人,在格林纳达附近海域的军舰上还有1万人。

在战斗中,600多名古巴人被俘,有近百名古巴人被打死。

还有32名苏联军事顾问也成了俘虏。

美国这次入侵的借口是“保护美国侨民”、“恢复这个岛国的秩序和法制”。

而实际上,这次行动是为了维护美国在拉美的利益。

格林纳达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南端,是东加勒比海的要冲。

这个国家的总面积为344平方公里,人口11万多,主要居民是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

经济以种植豆蔻一种香料作物、香蕉、可可为主。

它原来是英国殖民地,于1974年2月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独立国,由埃里克·盖里出任总理。

而美国一直把格林纳达看作它控制拉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1979年3月,由毕晓普领导的“新宝石运动 ”党的名称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盖里政府。

毕晓普曾宣布他的党是社会主义倾向的。

在他执政期间,格林纳达同古巴发展了友好关系。

进入80年代以后,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格林纳达国内经济困难,毕晓普主张放慢国有化,让私人企业发挥更多作用,逐步恢复宪政,并适当改善同美、英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

毕晓普的同西方改善关系的主张遭到副总理科尔德一派的反对。

1983年科派在军人的支持下逼迫毕晓普交权,被毕晓普拒绝。

于是军方发动政变。

10月12日,毕晓普被软禁。

19日,支持毕晓普的一派在首都组织数千人举行示威,并同军方发生冲突,毕晓普和3名部长被军方打死。

20日,军方宣布成立以陆军司令奥斯汀为首的革命委员会,接管全国政权。

这次美军入侵后,科尔德和奥斯汀被俘。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激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

许多国家认为,美国的这一行径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严重侵犯,要求一切外国军队立即从格林纳达撤出。

同年11月3日,美国军队开始撤出格林纳达。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547054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