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前总统戴高乐逝世
夏尔·戴高乐,法国前总统,将军。
1890年生于里尔市。
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陆军学校。
一次大战期间任陆军上尉,多次负伤,1916年的凡乐登战役中受伤被俘,战后获释。
1920年升少校。
1921~1922年分别在圣西尔陆军学校和高级军事学校任军事史教授。
1925年在最高军事法院副院长贝当元帅的办公厅任参谋。
1929~1931年分别在伊朗、伊拉克和埃及任特派员。
1932年在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二次大战爆发时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升为第四装甲师师长,在前线积极阻击纳粹德国对法国的突然袭击。
同年6月5~17日任国防部副国务秘书,主张抵抗纳粹德国的进攻,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
德军占领巴黎后出走英国。
6月18日在伦敦向法国内发表广播演说,号召法国人民继续进行抵抗斗争。
6月25日创建并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后改称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抗击希特勒德国的侵略。
1943~1944年组织法兰西临时政府并任主席。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后三天回到巴黎。
1944年8月至1946年1月任临时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1946年1月26日辞职。
1947年创建法兰西人民联盟。
1954年该组织解散后,曾隐退乡间,撰写《战争回忆录》1954~1956。
1958年6月出任总理,提出加强总统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新宪法,9月28日举行公民投票,新宪法以78.5%的票数被通过,10月4日生效。
自此,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取代第四共和国。
法国由议会制过渡到事实上的总统制。
1958年12月经普选当选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再次当选。
1969年4月在关于对地区改革和参议院改革所举行的公民投票中失败,被迫辞职。
1970年11月9日病故。
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和防务政策,反对大国控制,奠定了第五共和国的基本对外政策方向。
1962年结束了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1964年1月27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决定法国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组织。
著有《剑锋》、《未来的军队》、《法国和它的军队》、《战争回忆录》、《希望回忆录》等。
戴高尔去世,12日葬于他家乡的科龙贝教堂。
大约4万名法国人来到科龙贝向戴高尔表示最后敬意。
童年戴高尔,满脸稚气。
令人尊敬的戴高乐四兄弟。
左一是夏尔·戴高乐。
眉飞色舞地与“自由战士”们交谈 巴黎终于解放了 两位大人物戴高乐与肯尼迪的会面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右一为戴高乐夫人,右二为肯尼迪夫人。
戴高乐夫人访苏期间在莫斯科 戴高乐的女儿安娜自小残疾,戴高乐对她倾注了无限怜爱和温情,直到她死去。
戴高乐辞去总统职务后,回到家乡科龙贝。
戴高乐逝世。
这是他的灵柩被送到科龙贝墓地。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570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