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独立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与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马里和塞内加尔接壤。

西濒大西洋,海岸线667公里。

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占全境的五分之三以上,西北、东北和东南部遍布流动的沙丘,辽阔的平原由砾沙漠形成。

气候终年干燥炎热,雨水稀少。

南部沿塞内加尔河一带土地比较肥沃,雨水较多。

全国人口200万,阿拉伯摩尔人和黑人各占一半。

1991年7月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全国除民族语言外通用法语。

国教为伊斯兰教。

首都是努瓦克肖特,有60万人口,是大西洋沿岸的港口之一。

公元前11世纪以前,毛里塔尼亚已成为古代商队从南摩洛哥通向尼日尔河的主要通道。

公元前2世纪后期臣服罗马帝国,公元1世纪中叶为罗马帝国兼并,立为行省,5世纪已实际上独立。

在7世纪的伊斯兰教开拓时期,随着阿拉伯人的迁入而逐渐阿拉伯化,并建立封建王朝。

15世纪时葡萄牙殖民者入侵毛里塔尼亚。

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等殖民者也相继入侵。

19世纪初,法国殖民军再度入侵,191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划入“法属西非洲”。

英勇的毛里塔尼亚人民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60年11月28日赢得了独立,成立了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毛里塔尼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

主要农作物有谷子、高粱、玉米、水稻、小麦和阿拉伯树胶等。

渔业资源丰富,沿海渔业比较发达。

毛里塔尼亚还拥有丰富的矿藏,如铁、铜、石膏和磷酸盐等,铁矿砂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0%以上。

独立以来,毛里塔尼亚政府和人民在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事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成绩。

毛里塔尼亚政府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支持亚非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毛里塔尼亚既是非洲统一组织的成员国,也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

它强调非洲统一,努力促进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与毛里塔尼亚于1965年7月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友好往来日益频繁。

近几年来,两国政府在贸易、文化等方面多次组织代表团进行互访。

两国之间还进行多方面合作,签订了许多合作协定。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597303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