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发生劫持事件 恐怖分子从以色列被押回国
1988年12月1日,苏联北高加索奥尔忠尼启则市第41中学4年级4班30名学生在班主任叶菲莫娃带领下参观了印刷厂。
刚出厂门,一位素不相识的司机把师生请上了大轿车,车门一关,师生们就成了人质:车上有4名匪徒、4支枪、几大桶汽油。
16时15分,民警发现了载有人质的汽车。
匪徒挥着枪要求提供毒品,并要求提供大型运输机逃往国外。
匪徒在驾驶室浇了一部分汽油,威胁说要烧掉汽车。
事关31条人命,当局答应了他们的无理要求。
车上全是11岁的孩子,起先吓得直哭,24岁的共青团员叶菲莫娃镇定地安慰孩子,给他们讲童话故事。
匪首喊:“谁解下红领巾烧了,我先放了谁?
”没有人理睬。
交通警把大轿车引到能起降大型运输机的矿泉城机场,后面跟着闻讯乘车赶来的孩子家长。
民警好不容易才说服家长不要靠近轿车,以免被匪徒误认为突击队员而炸汽车。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波诺马瘳夫担任这次反恐怖行动总指挥。
从5个城市调来大批民警,隐蔽在大轿车附近。
苏联民航部连夜从莫斯科调2架载重40吨的伊尔—76式喷气运输机飞往矿泉城。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国家安全局军官谢列梅捷夫用对讲机同匪徒谈判,要求释放孩子。
匪徒要求提供毒品,要喝咖啡。
满足要求后,放了2批孩子。
匪首想放了女教师,但女教师镇定地说:“不,我最后走。
”12月2日中午,机场备餐室女调度布尔加科娃冒着生命危险给孩子们送上50份夹肉面包。
匪徒要防弹背心和大量外汇,满足要求后又放了一批孩子。
车内还有11名孩子。
谢列梅捷夫对匪徒说:“把孩子和教员都放了,我当人质。
”这位军官照匪首的要求,手无寸铁,平躺在大轿车内。
匪徒要求飞往以色列。
15时50分,匪徒押着军官进了76519号伊尔-76式运输机。
匪首的妻子用对讲机要匪徒们悬崖勒马,匪首不听,借与妻子告别,把她也拉上了飞机。
匪徒不放心,把8名机组人员都带上手铐。
飞机经苏呼米出境,飞越土耳其首都和塞浦路斯,于18时45分降落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
匪徒们做梦也没想到,早在起飞前,苏联外交部已委托临时在特拉维夫工作的苏联领事小组同以色列当局进行了接触,以色列同意接收飞机,并表示愿意将匪徒引渡给苏方。
在飞机尚未进入以色列领空前,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宾和总参谋长早已作了安排。
当匪徒们走下飞机后即被抓起来关进了牢房。
当晚,苏联特种工作组乘图—154式客机抵达特拉维夫,与伊尔—76式飞机机组人员一起,把匪徒押回莫斯科受审。
12月3日晚,劫持30名小学生胁迫苏联当局提供飞机逃往国外的4名苏联恐怖分子,被以色列当局驱逐出境,由19名苏联特工人员从特拉维夫机场用两架飞机押送回国。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601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