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一届会议于1997年12月3日通过决议,将山西省的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后认为,平遥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中国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杰出的范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地区,距太原市90公里,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至今有2800年历史。

自公元前221年我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县治所在地。

平遥古城原为夯土城垣,规模较小。

明洪武三年,开始扩建成现在的规模,600多年来,城市面积和规划格局基本未变。

古城墙保存完整,城内文庙大成殿、清虚观、财神庙、市楼、县衙署、吉祥寺等古建筑排列有序,有3997处民居,其中400多处有较高的保存价值。

城区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巷构成的街巷格局,充分体现了古代“礼制”等级。

在主要街道两旁,基本保存了17至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

整个古城完整地体现了18至19世纪的历史原貌。

平遥古城包括的古建筑及其他文物古迹,数量和品位均属罕见,其中包括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列为我国第三位最珍贵的古木构建筑的镇国寺;

重建于金大定三年,全国现存很少的文庙大成殿,以及闻名于世的双林寺等等。

平遥也是驰名中国的“晋商”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道光四年,一种新的借款方式———票号汇兑诞生在平遥城的日升昌票号,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605179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