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美签定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
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在巴黎正式签定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1965年,美国全面卷入越南战争,但伤亡人数从1961年开始计算。
据五角大楼统计,有45997人战死,10928人属于非战斗死亡,303640人受伤,近600人被俘,1300多人失踪。
战争耗资1095亿美元。
而越南方面的统计,有18.3万越南人在战争中丧生。
另有一说,有100多万人死亡。
瓦尔德海姆获“联合国和平奖”
1982年1月1日,曾担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即日起卸任,由德奎利亚尔担任。
1982年1月27日,为表彰瓦尔德海姆对联合国所做出的贡献而授予他“联合国和平奖”。
瓦尔德海姆,1918年生于奥地利。
1936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
后攻读法学,1944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48-1960年,历任奥地利驻外使馆秘书、公使、大使以及常驻联合国观察员等职。
1964-1968年和1970-1971年任奥......更多
美科学家制造出原子激光
1997年1月27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根据量子学理论,在人类科学史上首次用钠原子制造出与普通光子激光有某些相似特性的原子激光,这一实验在物理学界引起轰动。
《科学》和《物理评论通讯》两大学术刊物同时报道了这一成果。
沃尔夫冈·凯特尔博士和同事制造的原子激光与普通激光最大的相似之处是它们的粒子都是相干的,普通激光产生的是相干的光子,原子激光产生的是相干的原子。
原子激光目前还不能像普通激光那样穿......更多
中国民乐除夕回荡维也纳(这是中国民族音乐历史上第一次在有“音乐圣殿”之称的金色大厅展现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旅奥华人吴泽洲先生共同主办的“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于中国虎年除夕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上演,这将是中国民族音乐历史上第一次在有“音乐圣殿”之称的金色大厅展现风采。
已有129年历史的金色大厅是一年一度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举办之地,该音乐会每年元旦向全世界转播。
世界知名作曲家、指挥家和优秀乐团都以在此演出为荣。
据介绍,这次演出将有约100名中国艺术家登台,另有......更多
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诞辰
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
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有:《胜利者》(1883)、《变色龙》(1884)、《草原》(1888)、《没意思的故事》(1889)、《库页岛》(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第三病室》(1892)。
后来,他由开始创......更多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罗曼·罗兰诞辰
《约翰·克利斯朵夫》以其独特的小说风格,吸引着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它的作者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诞生于法国的一个律师家里。
罗兰童年时代就很聪慧,特别喜爱音乐和文学。
1889年从高等师范毕业,作为官费生录往罗与研究历史。
1892年回国后,先后在巴黎几家中学和巴黎大学教授音乐史课程。
在90年代中期发生的德雷汤斯事件的影响下,一向信守个人主义的罗兰,不由自主地为社会主义思想所吸引。
不过,他要的......更多
清廷下诏“变法”实行“新政”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变法”上谕,表示要更法令、破锢习、求振作、议更张,实行“新政”。
上谕道:“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
欲求振作,当议和。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更多
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美国总统罗斯福诞辰
1882年1月30日,美国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富·德·罗斯福诞生于纽约州的一个富豪家庭。
大学毕业后当过律师。
1905年,他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奥西多·罗斯福的侄女结婚,之后,他当选过纽约州参议员,担任过威尔逊政府的海军部次长。
1921年,他患脊髓灰质炎、两腿瘫痪,不得不离开政界。
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锻炼身体,用拐杖支撑行走,较快地恢复了健康。
1928年他竞选纽约州长,两次当选。
1929年,在美国首先......更多
古斯特洛夫号空前海难7700人遇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法西斯全线崩溃,纷纷从占领区撤回人员。
1945年1月29日,德国训练船“维尔海姆·古斯特洛夫”号,奉命装载伤员、后方人员和家属,从波兰格丁尼亚港撤回德国基尔港。
该船25484吨,设计载客量1468人,实载8600多人,大部分是妇女、儿童。
由于争相登船,秩序大乱,拖到1月30日中午才起锚启航。
“古斯特洛夫”号绕过黑耳半岛的岬角,驶出格但斯克湾,进入漂着浮冰的波罗的海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