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gōng①事情;
工作。
《诗经•豳风•七月》:“上入执宫~。
”晁错《论贵粟疏》:“三日劝农~。
”②功效;
成绩。
《劝学》:“驽马十驾,~在不舍。
” 《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
”③功业;
事业。
《孟子•公孙丑》:“管仲晏子之~,可复许乎?
” 《晋书•谢尚等传论》:“降龄何促,~败垂成。
”④功劳;
功勋。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大,拜为上卿。
” 《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奉厚而无劳......更多
龛
kān①佛塔。
许浑《送僧南归》:“绕~藤叶盖禅床。
”【又】特指葬僧人的塔。
贯休《送人归夏口》:“倘经三祖寺,一为礼~坟。
”②供奉神佛像的石室或柜子。
江总《摄山栖霞寺碑》:“庄严~像,首于西峰石壁。
”③通“戡”,平定。
扬雄《法言•重黎》:“刘~南阳,项救河北。
”
师
shī①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一师。
泛指军队。
《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必退。
”②老师。
《师说》:“~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以……为师;
向……学习。
《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之。
”④学习;
效法。
《师说》:“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
《石钟山记》:“而渔工水~虽知而不能言。
”⑥对宗教徒的尊称。
多指佛教徒的。
公
gōng①公家的;
公共的。
《礼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原君》:“天下有~利而莫或兴之。
有~害而或除之”②公正;
无私。
《屈原列传》:“邪曲之害~也。
”韩愈《进学解》:“无患有词之不~。
” 《诫兄子严敦书》:“谦约节敛,廉~有威。
”③公然;
公开。
《论积贮疏》:“残贼~行,莫之或止。
” 《黄生借书说》:“惟予之~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④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后成为......更多
劫
jié①胁迫;
威逼。
《荆轲刺秦王》:“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②抢劫;
掠夺。
《汉书•王尊传》:“阻山横行,剽~良民。
”③劫灾;
灾祸。
佛教用语。
《大日经》:“周遍生圆光,如~灾猛焰。
”④梵语“劫波”的省称,佛教称世界由生成至毁灭的一个轮回为一劫。
《红楼梦》:“以不知过了几世几~。
”
僧
sēng①梵语译音“僧伽”的简称。
原指僧团,即佛教修行团体,后来泛称出家的男女佛教徒个人,如“男僧”。
“女僧”等。
特称出家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与“尼”(尼姑)相对。
《醉翁亭记》:“作亭者谁?
山之~智仙也。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敲月下门。
”
宝
bǎo①宝物;珍贵的东西。
《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也。
”【又】以……为宝;珍视;珍爱。
《孟子•尽心》:“~珠玉者,殃必及身。
”②泛指珍贵的事物。
《过秦论》:“不爱珍器重~肥沃之地。
”③珍贵的。
《涉江》:“被明月兮珮~璐。
”【宝刹】1.佛塔。
2.泛指佛寺.【宝眷】对他人眷属的敬称。
【宝祚】帝座。
寺
sì①官署。
《后汉书•刘般传》:“时五校官显职闲,而府~宽敞。
”②佛教庙宇。
《左忠毅公逸事》:“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
”③宦官。
王谠《唐语林》:“命仆~辈作乐。
”【寺人】古代宫中供使令的小臣。
后来专指宦官。
【寺舍】⒈官舍。
⒉僧舍。
探
tàn①掏;
手伸进去摸取。
《两小儿辩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汤。
”②寻求;
寻找。
《促织》:“于败堵丛草处,~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③探访;
探寻游览。
《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年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兹游快且愧矣!
”④探讨;
探究。
《谭嗣同》:“闭户养心读书,冥~孔佛之精奥。
”⑤探望。
《祭妹文》:“前年予病,汝终宵刺~。
”⑥侦察;
侦探。
《群英会蒋干中计》:“瑜欲亲往~看曹军......更多
面
①脸。
《彭祖面长》:“不敢笑陛下,实笑彭祖~长。
”②面向;
面对着。
《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山而居。
”③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
”④方位;
方面。
《垓下之战》:“闻汉军四~皆楚歌。
”⑤平面;
表面。
《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则字平如砥。
”⑥《宋书•何承天传》:“上又赐银筝一~。
”【面壁】⒈面对墙壁静坐,常表示不介意或无所用心。
⒉佛教指修行。
【面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