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
bīng①水受冷而凝结成的固体。
《行路难》:“欲渡黄河~塞川。
”②结冰。
《察今》:“见瓶水之~,而知天下之寒。
”【冰肌玉骨】1.形容妇女的肌肤洁白晶莹。
2.形容梅花傲霜斗雪。
【冰人】媒人。
抱
bào①用手臂合围。
《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明月而长终。
”②环绕。
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村流。
”③怀抱;怀有。
《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祭妹文》:“然则~此无涯之憾。
”④胸怀;抱负。
《宋书•范晔传》:“然区区丹~,不负夙心。
”《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晤言一室之内。
”⑤凭靠。
《阿房宫赋》:“各~地势,钩心斗角。
”⑥看守,守。
《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更多
被
bèi①被子。
②覆盖。
《促织》:“成归,闻妻言,如~冰雪。
”③加在……之上,加于,给于。
屈原《哀郢》:“众谗人之嫉妒兮,~以不慈之伪名。
”④遭受;蒙受。
《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八创。
”《论积贮疏》:“禹汤~之矣。
”⑤表被动。
《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谤。
”pī①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陈涉世家》:“将军身~坚执锐,伐无道。
”②分散;散开。
《屈原列传》:“屈原至j江滨,发行吟泽......更多
泮
pàn①冰化开。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迨冰之未~。
”【引】分开;
分解。
《史记•陆贾传》:“自天地剖~未始有也。
”②通“畔”,边。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
”③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射礼的宫殿。
《诗经•鲁颂•泮水》:“鲁侯戾止,在~饮酒。
”【又】泛指学校。
《聊斋志异•婴宁》:“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
”【泮涣】分散;
消融。
较
jiào①比较。
《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或未易量。
”②较量;
比高下。
《促织》:“自增惭怍,不敢与~。
”③计算;
统计。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数。
”④相差。
皮日休《汴河怀古》:“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多。
”⑤明显;
明白。
《史记•刺客列传》:“然其立意~然不欺志。
”⑥略微;
稍稍。
杜甫《人日》:“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迟。
”
定
dìng①安定;
稳定。
《出师表》:“今南方已~。
”《柳毅传》:“毅良久稍安,乃获自~。
”②平定。
《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中原。
”陆游《示儿》:“王师北~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③停止;
平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后序》:“痛~思痛,痛何如哉!
”④决定;
确定。
《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赤壁之战》:“愿早~大计,莫用众人之议......更多
水
shuǐ①水。
《劝学》:“冰,~为之,而寒于~。
”②河流。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西流。
”③泛指水域。
《赤壁之战》:“刘备、周瑜~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④水灾。
《女娲补天》:“~浩洋而不息。
”
烧
shāo①燃烧;
焚烧。
《冯谖客孟尝君》:“矫命以责赐诸民,因~其券。
”②被烧。
《赤壁之战》:“人马~溺死者甚众。
”③点燃。
苏轼《海棠》:“故~高烛照红妆。
”④照耀。
王禹偁《正月尽偶题》:“何曾快见花~眼,只解潜催雪满头。
”shào①放火烧野草肥田。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痕。
”②野火。
白居易《秋思》:“夕照红于~,晴空碧似蓝。
”【烧砚】自愧文章不如他人,欲烧笔砚表示不妄作。
愁
chóu①忧愁,忧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涉江》:“固将~若而终穷。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凄惨,悲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云惨淡万里凝。
”③悲哀。
《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
”【愁肠】忧思萦绕的心情。
【愁城】愁闷苦恼的境地。
【愁蛾】古代称女人愁时皱眉为愁蛾。
查询
斧
fǔ①砍物用的工具。
《寡人之于国也》:“~斤以时入山林。
”《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又】专指兵器或刑具。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质以请罪。
”②用斧砍。
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冰持作糜。
”③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
《礼记•檀弓》:“加~于椁上。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