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ē①少许,一点儿。

辛弃疾《鹧鸪天•和吴子似山行韵》:“酒病而今较减~。

”②。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

”suò句末语气词。

《楚辞•招魂》:“拔木九千~。

yī①。

《狼》:“~屠晚归。

”②一边;

一面。

《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同一;

一样。

《察今》:“古今~也。

”④看作一样。

《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⑤统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⑥专一。

《劝学》:“用心~也。

”⑦全;

一概。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

”⑧一旦。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⑨才;

刚刚。

《赤壁之......更多

jiān①一种多年生的草。

宋玉《招魂》:“五谷不生,藂~是食些。

”②通“蕳”,兰草。

《汉书•地理志下》:“士与女,方秉~兮。

”③通“奸”,邪恶。

《管子•牧民》:“野芜旷则民乃~,上无量则民乃妄。

”④古地名,今山东单县北。

⑤姓。

【菅屦】草鞋。

【菅蘧】茅草,比喻微贱之物。

【菅刈】杀戮;

残害。

dì①箭靶的中心;

箭靶。

《韩非子•外储说》:“设五寸之~。

”②鲜明、明亮。

宋玉《神女赋》:“朱唇~其若丹。

”③古代女子点在\\[额上做为装饰的红点。

傅咸《镜赋》:“点双~以发姿。

”dí真实;

确实。

白居易《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应不是别人来。

”柳宗元《送薜存义序》:“其为不虚取直也~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de①相当于“者”。

关汉卿《窦娥冤》:“为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

享富贵又寿延”②表示补充......更多

qí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心志,劳~筯骨。

”《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余不足观也已。

”《师说》“郯子之徒,~贤为及孔子。

”②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子鱼论战》:“及~未既济也,请击之。

”《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③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

《游褒禅记》:“余亦悔~随之而......更多

qiú①迫近。

《楚辞•招魂》:“分曹并进,~相迫些。

”【又】尽。

潘岳《秋兴赋》:“悟时岁之~尽兮。

”【引】聚集。

《诗经•商颂•长发》:“百禄是~。

”②刚劲,有力。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猎猎晚风~。

”刘峻《广绝交论》:“~文丽藻”

zā①吸。

《陈州粜米》:“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脓血的苍蝇。

”②品味;

体会。

《水浒传》:“武松提起来~一~,叫道:‘这酒也不好。

’”【咂嘴】用舌头抵住门齿,吸气发音,表示羡慕、赞叹或可惜。

穿

chuān①穿透,突破。

《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鲁缟’者也。

”②凿,掘。

《察传》:“及其家~井,告人曰:‘吾~井得一人。

’”③通过,经过。

《登泰山记》:“~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④贯串。

《孔雀东南飞》:“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

”⑤破,破损。

《五柳先生传》:“短褐~结,箪瓢屡空。

”⑥穿戴。

《\\[般涉调\\]哨......更多

tòng①极度悲哀。

《柳毅传》:“须臾,宫中皆~哭。

”②痛哭。

《三国演义》:“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

”【辨】痛、恸。

都有悲哀的意义,但“恸”悲哀的程度更深些。

另外,“痛”的其他意义不能用“恸”。

tā①其他的;

别的。

《齐桓晋文之事》:“《诗》云:‘~人有心,予忖度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海誓山盟,各无~志。

”②指第三人称。

《陈州粜米》:“~也故违了皇宣命,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

”《林黛玉进贾府》:“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便知~有不足之症。

”【注】古代“他”指男指女均可。

【他日】⒈过去某一时期。

⒉平日。

⒊别日,某一天。

12345 共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