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guān①〈名>门闩。
《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门抱~者也。
”②关门;
关闭。
《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
”③门;
城门。
王维《归嵩山作》:“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
”《木兰辞》:“~山度若飞。
”④关口;
要塞。
《过秦论》:“百万之师,叩~而攻秦。
”《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破秦。
”⑤关卡;
税关。
《孟子•滕文公》:“去~市之征。
”⑥关键;
机械的发动处。
《张衡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发机......更多
为
wéi①做;
干。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
~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发明;
制造;
制作。
《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活板。
”③作为;
当作。
《公输》:“子墨子解带~城,以牒~械。
”④成为;
变成。
《察今》:“向之寿民,今~殇子矣。
”⑤是。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一体。
”⑥治;
治理。
《论积贮疏》:“安天~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⑦写;
题。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
”⑧以为;
认为......更多
亢
kàng①高。
《庄子•人间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鼻者。
”②举。
《楚辞•卜居》:“宁与骐骥~轭乎?
”③绝;
断绝。
扬雄《解嘲》:“搤其咽而~其气。
”④极;
极度。
《窦娥冤》:“着这楚州~旱三年。
”gāng①咽喉;
喉咙。
《汉书•娄敬传》:“夫与斗,不搤其~,拊其背,不能全胜。
”②要害;
关键之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批~捣虚。
”【亢礼】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对待。
【亢阳】阳气极盛,指久旱不雨。
开
kāi①开(门);
(把门)打开。
《木兰诗》:“~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
”《山市》:“窗扉皆洞~。
”②打开;
开启。
《过秦论》:“秦人~关延敌。
” 《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目不可~。
”《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妆镜也。
”【引】使……舒畅;
使……展开。
《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心颜。
”③(花)开;
开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更多
职
zhí①职责。
《谏太宗十思疏》:“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役哉。
”②职位。
《张衡传》:“自去史~,五载复还。
”③执掌;
主管。
《管子•大匡》:“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之。
”④任职为官。
《陈情表》:“且臣少事伪朝,历~郎署。
”⑤赋税。
《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如郡县。
”⑥关键。
刘知几《史通•叙事》:“史之烦芜,~由于此。
”【职掌】⒈主管。
⒉所主管的工作。
表
biǎo①外衣。
《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而~素。
”②外表;
外面。
《赤壁之战》:“江~英豪咸归附之。
”《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河~里潼关路。
”③上面。
《复庵记》:“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
”④标记;
标志。
《察今》:“循~而夜涉。
” 【又】作标记。
《察今》:“使人先~澭水。
” 【又】特指幌子,酒旗。
《晏子春秋•宋人沽酒》:“为器甚洁清,置~甚长,而酒酸不售。
”⑤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如《出师表......更多
抱
bào①用手臂合围。
《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明月而长终。
”②环绕。
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村流。
”③怀抱;怀有。
《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祭妹文》:“然则~此无涯之憾。
”④胸怀;抱负。
《宋书•范晔传》:“然区区丹~,不负夙心。
”《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晤言一室之内。
”⑤凭靠。
《阿房宫赋》:“各~地势,钩心斗角。
”⑥看守,守。
《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更多
叫
jiào①呼叫;
呼喊。
《阿房宫赋》:“戍卒~中,函谷举。
”②招呼;
召唤。
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遭:“~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③鸣叫。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无绝。
”④称呼。
《林黛玉进贾府》:“你只~他‘凤辣子’就是了。
”【又】名叫;
叫做。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不枉了~做‘镇关西。
’”⑤让;
使。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使眼色不~他发签。
”
浑
hún①水势盛大。
《荀子•富国》:“财货~~如泉源。
”②浑浊;
不清。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
”③混同。
《关尹子•二柱》:“~人我,同天地。
”④遍;
满。
杜荀鹤《蚕妇》:“底事~身着苎麻。
”⑤几乎;
简直。
《春望》:“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⑥全;
都。
《石灰吟》:“粉身碎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成】天然生成。
常用来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自然,不见雕凿的痕迹。
【浑浊】⒈指古代传说中世界开......更多
乡
xiāng①地方行政区域或单位。
所辖范围,历代不同。
⒈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州为~,使之相宾。
”⒉春秋齐制,十连为乡。
《国语•齐语》:“十连为~,~有良人焉。
”【又】十率为乡。
《管子•小匡》:“十率为~。
”⒊汉制,十亭为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
”⒋唐宋后指县级以下基层行政单位。
②家乡;
故乡。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还,~音未......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