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
yān①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
《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
”②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置土石?
”③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④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
《十则》:“后生可畏,~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⑤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更多
为
wéi①做;
干。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
~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发明;
制造;
制作。
《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活板。
”③作为;
当作。
《公输》:“子墨子解带~城,以牒~械。
”④成为;
变成。
《察今》:“向之寿民,今~殇子矣。
”⑤是。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一体。
”⑥治;
治理。
《论积贮疏》:“安天~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⑦写;
题。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
”⑧以为;
认为......更多
尔
ěr①1你;
你的。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点,~何如?
。
” 《殽之战》:“~何知,中寿,~墓之木拱矣。
”2.你们;
你们的。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吾一日长乎~,毋吾以也。
”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志。
”②这(样);
那(样)。
《孔雀东南飞》:“同是被逼迫,君~妾亦然。
” 《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形容词、副词或动词词缀。
《鱼我......更多
不
bú①不,表一般否定。
②没有,表存在的否定。
《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不是,表否定判断。
《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
①在句末表询问。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用在句中表否定。
《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
”《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
不与并列,不与同列。
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更多
与
yǔ①给予。
《鸿门宴》:“则~一生彘肩。
”②结交;
交好。
《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朋友;
同类者。
《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
”④通“举”。
整个;
都。
《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和。
《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
”⑥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
”⑦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柳毅传》:“洞庭之~......更多
充
chōng①充满;
充塞。
《冯谖客孟尝君》:“狗马实外厩,美人~下陈。
”②充足;
充实。
《诸葛亮传》:“调其赋税,以~军实。
”③充当。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炭值。
”④扩充;
扩大。
《与妻书》:“吾~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⑤担任,担当。
《促织》:“遂为猾胥报~里正役。
”⑥满足。
《朝三暮四》:“损其家口,~狙之欲。
”【充备】1.充足齐备。
范晔《后汉书•周荣传》:“赠送什物,无不~......更多
只
zhī①用于句未,表示感叹。
《诗经•柏舟》:“母也天~!
不谅人~!
”②用于句中,无实义。
《诗经•樛木》:“乐~君子。
”③仅仅;
只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被林冲赶上,后心~一枪。
又搠倒了。
”这个意义宋代以前多写作“祗”。
④一直。
《朝天子•咏喇叭》:“~吹的水尽鹅飞罢。
”zhī①用于船等。
《群英会蒋干中计》:“乃命收拾楼船一~。
”②孤单。
《窦娥冤》:“可怜我孤身~影无辛眷。
”【注】“只”和“隻”本......更多
欤
yú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②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师说》:“其可怪也~?”③表示反问语气。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
的
dì①箭靶的中心;
箭靶。
《韩非子•外储说》:“设五寸之~。
”②鲜明、明亮。
宋玉《神女赋》:“朱唇~其若丹。
”③古代女子点在\\[额上做为装饰的红点。
傅咸《镜赋》:“点双~以发姿。
”dí真实;
确实。
白居易《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应不是别人来。
”柳宗元《送薜存义序》:“其为不虚取直也~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de①相当于“者”。
关汉卿《窦娥冤》:“为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
享富贵又寿延”②表示补充......更多
来
lái①麦子。
《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帝命率育。
”②来到。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③使……来;
招致。
《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远方之贤良?
”④将来的;
未来的。
《后序》:“将藏之于家,使~者读之,悲予志焉。
”⑤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爱莲说》:“自李唐~,世人甚爱牡丹。
”⑥无实义,相当于“咧”、“吧”。
《归归去来兮辞》:“归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