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
duó①强取。
《陈涉世家》:“广起,~而杀尉。
”②剥夺;
削去权力。
《左传•桓公五年》:“王~郑伯政,郑伯不朝。
”③失去;
丧失。
《齐桓晋文之事》:“百亩之田,无~其时。
”④乱。
《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伦。
”
强
qiáng①(弓弩)硬而有力。
《赤壁之战》:“~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②泛指强健有力。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③强大;
强盛。
《陈情表》:“外无期功~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又】强者。
《齐桓晋文之事》:“弱固不可以敌~。
”④加强;
增强。
李斯《谏逐客疏》:“~公室,杜私门。
”⑤强悍;
强横。
《周处》:“周处年少时,凶~侠气,为乡里所患。
”⑥胜过;
比……强。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宣宗......更多
略
lüè①疆界。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公与之武公之~,自虎牢以东。
”【又】划定疆界。
《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
”②巡行;
巡视。
《左传•隐公五年》:“公曰:‘吾将~地焉’。
”③通“掠”。
掠夺;
夺取。
《荆轲刺秦王》:“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④谋略;
计谋;
策略。
《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
”⑤忽略;
不重视。
《叔向贺贫》:“~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
”⑥大略;
大概;
大致。
《赤壁之战》:......更多
劫
jié①胁迫;
威逼。
《荆轲刺秦王》:“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②抢劫;
掠夺。
《汉书•王尊传》:“阻山横行,剽~良民。
”③劫灾;
灾祸。
佛教用语。
《大日经》:“周遍生圆光,如~灾猛焰。
”④梵语“劫波”的省称,佛教称世界由生成至毁灭的一个轮回为一劫。
《红楼梦》:“以不知过了几世几~。
”
割
gē①用刀截断。
《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也。
”②杀;
宰杀。
《论语•阳货》:“~鸡焉用牛刀?
”③割取;
割让。
《过秦论》:“东~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六国论》:“今日~五城,明日~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分割;
划分。
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昏晓。
”⑤断绝。
葛洪《抱朴子》:“~嗜欲所以固血气。
”⑥剥夺;
夺取。
《后汉书•韦彪传》:“贪吏~其财。
”
年
nián①年景;
收成。
《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生苦,凶~不免于死亡。
”②十二个月为一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期~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年龄;
年岁。
《陈情表》:“行~四岁,舅夺母志。
”④寿命。
《愚公移山》:“以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⑤帝王的年号。
《三国志•吴主传》:“告以改~,立后。
”【年伯】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父之同年者称为年伯。
泛指父辈。
【年所】年次;
年龄。
【年兄】唐......更多
斋
zhāi①斋戒。
在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恭敬。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五日。
”②素食。
《西游记》第十九回:“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
”③房舍,多指书房、学舍。
《陶侃》:“(侃)辄朝运百甓于~外,暮运于~内。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济
jì①渡;
渡水。
《子鱼论战》:“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
”《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沧海。
”【又】泛指河水。
王粲《登楼赋》:“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深。
”②成功;
成就。
《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此乃天也。
”③救助;
帮助。
《赤壁之战》:“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世业。
”④停止。
《淮南子•览冥》:“于是风~而波罢。
”jǐ济水;
河流名称,发源于河南,东流至山东入海,后来下游河道被黄......更多
渔
yú①捕鱼。
《醉翁亭记》:“临溪而~,溪深而鱼肥。
”②渔夫。
《滕王阁序》:“~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③渔船。
《舟夜书所见》:“月墨见~灯。
”④掠夺。
《商君书•修权》:“隐下而~百姓。
”【渔夺】掠夺。
【渔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利。
篡
cuàn①非法地夺取。
《墨子•天志上》:“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小家。
”(处:处于。
家:大夫的封地。
)《汉书•梁孝王传》:“谋~死罪囚。
”(图谋劫取已判死罪的囚犯。
)特指封建社会中称臣子夺取君位。
《后汉书•逸民传》:“王莽~位。
”②人体会阴部位。
《素问•骨空论》:“其络循阴器合~间,绕~后。
”【篡弑】杀君夺位。
《后汉书•桓谭传》:“当王莽居摄~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竞褒称德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