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①屹立,耸立。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乔岳峻~。

”【引】立。

《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景~不为礼。

”【引】对峙。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六国互~。

”②备;

储备。

《诗经•大雅•崧高》:“以~其粻。

chí①拿着;

握着;

抓着。

《狼》:“屠乃奔倚其下,驰担~刀。

”②。

拉,牵。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选老躄者一人~马。

”③把持,掌握。

《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公仓,法应立决。

”④操持,治理。

《察今》:“悖乱不可以~国。

”⑤扶持。

《柳毅传》:“毅恐蹶仆地,君亲起~之曰:‘无惧。

’”⑥保持,维持。

《苏武》:“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⑦抱着,坚持。

《赤壁之战》:“诸人~议......更多

sēn①树木高耸茂密的样子。

《冯婉贞》:“去村四里有~林,阴翳蔽日。

”②众多;

繁多。

《观巴黎油画记》:“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然布列。

”③高耸;

峙立。

《雁荡山》:“雁荡诸峰……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

至谷中则~然干霄。

”④森严。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相向。

”⑤(因惊惧而毛发)耸起。

刘因《龙潭》:“下有灵物栖,倒影毛发~。

yì山势直立高耸。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山峙以迂郁。

”比喻坚定不动。

《宋史•施师点传》:“师点~立……不肯少动。

sǒng①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

《汉书•韩王信传》:“士卒皆山东人,~而望归。

”②高起;

高耸。

《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峙。

”③恭敬;

肃敬。

《促织》:“各各~立以听。

”【竦息】惶恐不安的样子。

【竦秀】耸立秀出的样子。

tiǎo①逗引;

诱惑。

《史记•吴王濞列传》:“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胶西王。

”②通“佻”。

轻佻;

轻浮。

《吕氏春秋•音律》:“流辟~越慆滥之音出。

”miǎo高。

张衡《西京赋》:“通天~以竦峙。

”(通天:台名)【訬轻】狡狯轻薄。

《汉书•叙传下》:“江都~。

”【訬婧】形容腰细。

张衡《思玄赋》:“舒~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

”(袿:衣裾,衣袖。

徽:带子。

chī①鹞鹰。

《庄子•秋水》:“~得腐鼠。

”②鸱鸺,猫头鹰的一种。

《淮南子•主术训》:“~夜撮蚤蚊,察分秋毫,昼日颠越不能见丘山,形性诡也。

”③传说中的怪鸟。

《山海经•西山经》:“(三危山)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鸦,其名曰~。

”④鸱夷的略称。

皮革制的口袋。

苏轼《和赠羊长史》诗:“不特两~酒,肯借一车书。

”【鸱靡】侈靡。

【鸱视】1.道家养生导引之术。

像鸱鸟一样举目而视。

《淮南子•精神训》:“是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