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bā①一种大蛇,篆体巴字似蛇形。
《山海经•海内南经》:“~蛇食泉,三岁而其骨。
”②古国名。
《过秦论》:“西举~蜀。
”③热切盼望。
《智取生辰纲》:“~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④紧贴;靠近。
《孙吾空三打白骨精》:“前不~村,后不靠店。
”
杪
miǎo树枝的细梢。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巴山一夜雨,树~百重泉。
”【引】年月季节的最后。
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秋寻远山。
”【引】细小。
常“杪小”、“杪杪”连用。
《后汉书•冯衍传》:“阔略~小之礼。
”
昭
zhāo①明显;
显著。
《柳毅传》:“赖明君子信义~彰,致达远冤。
”【又】使……昭。
《观巴黎油画记》:“所以~炯戒,激众愤,图报也。
”②表明。
《出师表》:“以~陛下平明之理。
”【昭然】很明显的样子。
【昭雪】清洗冤枉使案情真相大白。
【昭昭】⒈明亮。
⒉明白。
⒊明显。
蹇
jiǎn①跛,行动迟缓。
东方朔《七谏•谬谏》:“驾~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又】特指劣马或跛驴。
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策~赴前程”②困苦;
不顺利。
《九章•哀郢》:“~侘傺而含感。
”③通“謇”。
《九章•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谁留兮中州。
”④通“謇”。
口吃;
结巴。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言辞~吃,更甚扬雄。
”【蹇步】行路艰难。
【蹇涩】言语艰涩不顺。
殷
yīn①众多。
《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其盈矣。
”②富裕。
《隆中对》:“民~国富而不知存恤。
”③情意深厚。
《报刘一丈书》:“书中情意甚~。
”yān红黑色。
《左传•成公二年》:“左轮朱~。
”【又】使……殷。
《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yǐn震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岩泉。
”【殷富】富足;
丰裕。
【殷鉴】可作借鉴的前事。
【殷勤】深厚的情意......更多
捧
pěng①双手托着。
李白《北风行》:“黄河~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②奉承;
巴结。
《红楼梦》:“仗着宝玉疼他们,众人就都~着他们。
”③搀扶。
元稹《莺莺传》:“俄而红娘~崔氏而至。
”【捧袂】举起衣袖,拱手拜谒。
【捧日】比喻衷心拥戴帝王。
【捧心】用手捧着心,比喻拙劣的摹仿,相当于“效颦”。
查询
肖
xiào①相像。
《观巴黎油画记》:“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脊,无不毕~。
”成语有“惟妙惟肖”。
②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
李斗《扬州画航录》:“旁~十六应真像。
”③仿效。
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我~其涤,以清厥身。
”xiāo①同“小”。
《庄子•胠箧》:“~翘之物。
”②同“消”。
消灭;
消失;
衰退,衰微。
《史记•太史公自序》:“申吕~矣,尚父侧微。
”《庄子•列御寇》“达于知者~......更多
尾
wěi①尾巴。
《狼》:“身已半入,只露尻~。
”②末尾;
末端。
《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隐士之北。
”③跟在后面;
跟随。
《后汉书•岑彭传》:“嚣出兵~击诸营。
”
敕
chì①告诫;
告谕。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②君王的诏命,诏令。
《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回车叱牛牵向北。
”③整顿;
整治。
《韩非子•主道》:“贤者~其才,君因而任之。
”【又】同“饬”。
严谨。
《诫史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之士。
”【敕戒】警告,儆戒。
【敕勒】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
【敕厉】告戒勉励。
【敕命】1.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诏令。
《释名•......更多
森
sēn①树木高耸茂密的样子。
《冯婉贞》:“去村四里有~林,阴翳蔽日。
”②众多;
繁多。
《观巴黎油画记》:“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然布列。
”③高耸;
峙立。
《雁荡山》:“雁荡诸峰……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
至谷中则~然干霄。
”④森严。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相向。
”⑤(因惊惧而毛发)耸起。
刘因《龙潭》:“下有灵物栖,倒影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