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
qiǎo①忧愁忧伤的样子。
张可久《普天乐•别怀》:“故人疏,忧心~。
”②寂静;
安静。
《琵琶行》:“东船西舫~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查询
微
wēi①隐蔽;
不显露。
《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行入古寺。
”②深奥;
微妙。
《屈原列传》:“其辞~,其志洁。
”③小;
微小;
少。
《石钟山记》:“~风鼓浪,水石相搏。
”④轻微。
《庖丁解牛》:“动刀甚~。
”⑤地位不高;
没有名望。
《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偷偷地;
悄悄地。
《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与其客语,~察公子。
”⑦稍微;
略微。
《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更多
怆
chuàng悲伤。
《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幽邃。
”chuǎng见“怆怳”。
【怆然】悲伤的样子。
【怆恻】悲痛。
【怆悢】悲哀。
【怆恍】失意的样子。
王褒《洞箫赋》:“悲~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
”(绥肆:迟缓。
)查询
涔
cén①雨水多,涝。
《主术训》:“时有~旱灾害之患。
”【引】积水。
陆九渊《杂说》:“至其为水,则蹄~亦水也。
”②泪落不止。
江淹《谢法曹赠别》诗:“~泪犹在袂。
”③久雨。
《淮南子•览冥训》:“~云波水,各象其形类所以感之。
”【涔涔】1.滴落不止。
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江生魂黯黯,泉客泪~。
”2.头昏闷胀痛的样子。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转蓬悄悄,行药病~。
”
凄
qī①冷;
寒冷。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风,秋无苦雨。
”②凄凉;
冷清。
《雨霖铃》:“寒蝉~切,对长亭晚。
”③伤感;
悲伤。
《祭妹文》:“旧事填膺,思之~梗。
”【又】使悲伤;
使伤感。
《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神寒骨,悄怆幽邃。
”
暗
àn①昏暗;无光亮。
《游褒禅山记》:“至于山~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愚昧;糊涂。
《隆中对》:“刘璋~弱。
”③。
隐秘.《琵琶行》:“别有忧愁~恨生。
”④私下里,不露形迹地。
《群英会蒋干中计》:“遂将书~藏于衣内。
”⑤悄悄地;轻轻地。
《琵琶行》:“寻声~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暗蔼】1.众盛貌。
扬雄《甘泉赋》:“傧~兮降清坛,瑞镶兮委如山。
”2.遥远貌。
张衡《思玄赋》:“据开阳而頫眡兮......更多
潜
qián①没入水下。
贾谊《吊屈原赋》:“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以自珍。
”【又】潜藏于水中的。
《少年中国说》:“~龙腾渊,鳞爪飞扬。
”②隐藏;
隐没。
《岳阳楼记》:“日星隐耀,山岳~形。
”③偷偷地;
悄悄地。
《殽之战》:“若~师以来,国可得也。
”《春夜喜雨》:“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
”
遁
dùn①逃跑;
逃离。
《黔之驴》:“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
”《冯婉贞》:“敌弃炮仓皇~。
”②隐去。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隐。
”【辨】遁,逃。
两字都指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脂悄悄地溜走,不知去向。
【遁迹】避世隐居。
【遁天】违背自然规律。
【遁巡】欲行又止,迟缓不决的样子。
喑
yīn①哑,不能说话。
《后汉书•袁闳传》:“遂称风疾,~不能言。
”【引】默不作声。
《新唐书•关播传》:“播即~畏毋敢与。
”②悄声耳语。
孟汉卿《魔合罗》四折:“正末与张千做耳~科。
”yìn声音相应。
韩愈等《同宿联句》诗:“清琴一挥,白鹤叫相~。
”【喑呜】怒喝貌。
邃
suì深;
远。
《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古】远古;
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