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
mèi①暗;
昏暗。
《离骚》:“路幽~以险隘。
”【又】使……不明。
《左忠毅公逸事》:“汝复轻身而~大义。
”②愚昧;
糊涂。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③隐蔽;
欺瞒。
《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
”④冒;
冒犯。
《战国策•齐策》:“臣~死,望大王。
”【昧旦】黎明;
拂晓。
【昧昧】⒈昏暗的样子。
⒉模糊;
难以分辨。
⒊深思的样子。
⒋纯厚浑朴的样子。
憧
chōng①蠢笨,愚昧。
《史记•三王世家》:“愚~而不逮事。
”②通“冲”。
直上。
《论衡•死伪》:“发棺时,臭~于天。
”【憧憧】1.摇曳不定。
2.往来不绝。
童
tóng①年轻的奴隶或奴仆。
《石钟山记》:“寺僧使小~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②儿童;
少年。
《童区寄传》:“~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③秃;
光秃。
《进学解》:“头~齿豁,竟死何裨?
”④幼稚;
愚昧。
贾宜《新书•道术》:“反慧为~。
”【童龀】儿童;
小孩。
【童蒙】⒈幼稚不懂事的孩童。
⒉知识浅陋。
⒊愚昧无知。
【童生】明清时没有获得秀才资格成为官学生员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
【童子】⒈少年;
儿童。
⒉童生。
诛
zhū①要求;
索求。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②责备;
谴责。
《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
”③征伐;
讨伐。
《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暴秦。
”④惩罚。
《荀子•富国》:“~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
”⑤杀。
《鸿门宴》:“立~杀曹无伤。
”【又】被杀死。
《六国论》:“洎牧以谗~。
”【诛求】勒索。
【诛愚】愚昧迟钝。
闇
àn①蒙蔽;
遮盖。
《水经注•江水》:“渊上橘柚蔽野,桑麻~日。
”【又】埋没;
不行于时。
《后汉书•班彪传》:“由是《乘》《梼杌》之事遂~,而《左氏》《国语》独章。
”②愚昧;
糊涂。
《后汉书•赵咨传》:“况我鄙~,不德不敏。
” 【又】不知晓,不懂得。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识人情,~于机宜。
”③闭门。
《梁书•乐蔼传》:“方见蔼~阁读书。
”④通“暗”,比喻政治黑暗或社会动乱。
⑤通“黯”,深黑色。
《齐民......更多
每
měi①每一。
《活板》:“~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②每逢;
每一次。
《庖丁解牛》:“~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③时常;
往往。
《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被秋娘妒。
”④在近代汉语中表名词复数,相当于“们”。
《窦娥冤》:“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mèi见“每每”。
【每每】⒈肥美,茂盛的样子。
⒉昏昧的样子。
敢
gǎn①有勇气;
有胆量。
《信陵君窍符救赵》:“吾攻赵;
旦暮且下,而诸侯~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 《失街亭》:“谁~引兵去守街亭。
”②敢于。
《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言怒。
”③谦辞,表示冒昧请求的意思。
《殽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犒从者。
” 《滕王阁序》:“~竭鄙怀,恭疏短引。
”④岂敢。
《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自专?
” 《中山狼传》:“~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欺
qī①欺哄;
欺骗。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况大国乎?
”《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也。
”②欺负;
欺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欺昧】欺侮;
蒙蔽。
瞀
mào①眼睛昏花。
《庄子•徐无鬼》:“予适有~病。
”②烦乱。
屈原《九章•惜诵》:“中闷~之忳忳。
”③愚昧。
王夫之《系辞上传•十二章》:“老氏~于此。
”【瞀瞀】⒈垂目不敢正视的样子。
⒉昏昏沉沉。
倥
kōng见“倥侗”。
【倥侗】蒙昧;
无知。
柳宗元《贞符》:“孰称古初朴蒙~而无争”kǒng见“倥偬”。
【倥偬】⒈困苦。
刘向《九叹•思古》:“愁~于山陆。
”⒉事多;
繁忙。
孔稚珪《北山移文》:“牒诉~装其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