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ǒu①指代不明确说出的时、地、人、事。

《廉颇蔺相如列传》:“~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地震》:“后闻~处井倾侧,不汲;

~家楼台南北易向。

”《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期和决斗~所。

”《报刘一丈书》:“~也贤!

~也贤!

”②代称自己或代自己的名。

《记王忠肃公翱事》:“今以半别公,公固知~不贪也。

”《游褒禅山记》:“临川王~记。

dīng①钉子。

《晋书•陶侃传》:“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装船。

”②健大。

王充《论衡•无形》:“齿落复生,身气~强。

”③成年男性。

《塞翁失马》:“~壮者引弦而战。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点一~。

”④人口。

《南史•何承天传》:“计~课仗。

”⑤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如庖丁、畦丁、园丁。

《庄子•庖丁解牛》:“庖~为文惠君解牛。

”⑥天干的第四位。

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更多

tài①。

《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相交、通顺,与“否”相对,表示亨通、幸运等。

《孔雀东南飞》:“先嫁得府史,后嫁得郎君,否~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②大方;

不吝啬。

《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才欲~。

”③骄纵;

奢侈。

《叔向贺贫》:“及恒子,骄~奢侈。

”④大。

《汉书•食货志》:“收~半之赋。

”⑤通“太”。

最;

极。

《淮南子••原道》:“~古二皇。

”【又】过分;

过于。

《庄子•渔父》:“不~多事乎?

......更多

chōng①充满;

充塞。

《冯谖客孟尝君》:“狗马实外厩,美人~下陈。

”②充足;

充实。

《诸葛亮传》:“调其赋税,以~军实。

”③充当。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炭值。

”④扩充;

扩大。

《与妻书》:“吾~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⑤担任,担当。

《促织》:“遂为猾胥报~里正役。

”⑥满足。

《朝三暮四》:“损其家口,~狙之欲。

”【充备】1.充足齐备。

范晔《后汉书•周荣传》:“赠送什物,无不~......更多

bié①分;分开。

《苏武》:“~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②区别;分别。

《柳毅传》:“而大小毛角,则无~羊焉。

”③离别;告别。

《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

”④另外;别外的。

《琵琶行》:“~有幽愁暗恨生。

”《赤壁之战》:“如有离违,宜~图之。

” 【别肠】离别之情。

【别驾】官职名。

汉时为州刺史的属官,隋唐一度改为“长史”,后又恢复。

宋时改为“通判”。

【别传】旧史书的一种分类。

专记载某人的逸闻趣事,以补充正传的不足。

zhí①持;

握。

《送东阳马生序》:“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经叩问。

”②掌握;

把持。

《论语•季氏》:“陪臣~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③捉拿;

逮捕。

《梅花岭记》:“被~至南门。

”④执掌国政的人。

《柳敬亭传》:“宰~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

”⑤执行;

施行。

《汉书•哀帝纪》:“有司~法,未得其中。

”⑥取得。

《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信也。

”⑦朋友。

《礼记•曲礼》:“见父之~,不谓之进,不敢进。

”【执牛耳】在某一......更多

shǔ①布置;

安排。

《汉书•高帝纪》:“部~诸将。

”②官署;

衙门。

《陈情表》:“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

”③代理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

《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左将军府事。

”④签名;

题字。

《左忠毅公逸事》:“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第一。

wèi①卫士;

卫兵。

《鸿门宴》:“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②保卫;

警卫;

防卫。

《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

”③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的一带。

《过秦论》:“陈涉之位,非尊于……~、中山之君也。

”④明代军队编制,一卫约五千余人。

【卫道】⒈指维护儒家的正统理论。

⒉维护某种占统治地拉的思想体系。

【卫生】养生。

xìng①幸运。

《论积贮疏》:“即不~有方二三千里之旱。

”②侥幸。

《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皆杀之矣。

”③幸亏。

《鸿门宴》:“今事有急,故~来告良。

”④为……高兴。

柳宗元《骂尸虫文》:“妒人之能,~人之失。

”⑤宠幸;

宠爱。

《鸿门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⑥帝王到某处。

《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焉。

”⑦敬词,希望对方照自己的意见做,可译为“希望”。

《孔雀东南飞》:“~可广问讯,不......更多

lái①麦子。

《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帝命率育。

”②来到。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③使……来;

招致。

《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远方之贤良?

”④将来的;

未来的。

《后序》:“将藏之于家,使~者读之,悲予志焉。

”⑤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爱莲说》:“自李唐~,世人甚爱牡丹。

”⑥无实义,相当于“咧”、“吧”。

《归归去来兮辞》:“归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更多

12345 共66条